四時八節篇
2010-01-28
來源:泰興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楊柳兒葉子燒餅 在泰興民間,清明節的早餐,人們除備扁團等冷食外,有一樣食品是必備的,這就是楊柳兒葉子燒餅。 清明節的前夕,主婦不會忘記叫孩子們去河邊采摘細嫩翠綠的楊柳葉兒,回來作成燒餅,這是舉家老幼人人必吃的。楊葉燒餅的制作很簡單,就是把少許嫩葉灑至攤好將熟的白面燒餅上,用鏟子貼著燒餅均勻鋪開,待燒餅熟后起鍋即食;或將楊葉和入蕎麥屑中加水調勻,在燒熱的鍋里倒上一圈,隨即用鏟子將面糊糊均勻地涂滿鍋面,待熟后澆上花生油,灑上細鹽、大蒜葉子等。這種蕎麥屑燒餅黑陣陣的,厚嘟嘟的,香噴噴的,美味可口,清香透人心脾,為泰興民間的一道傳統佳肴。蕎麥面有降壓、養肝、明目等妙用,它富含維生素B和煙酸,同時還含有其它谷類中很少具有的蘆丁成分,煙酸和蘆丁都具有降血脂、軟化血管、預防腦出血的作用,另外還可輔助降壓、降血糖,堪稱“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食療佳品。 吃楊葉燒餅與紀念戰國時的介子推有關,但在泰興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江北到處流傳著紅眼病,許多人睜不開眼,生產、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人們到處求醫問藥,終不見效。一天夜里,一位李姓秀才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位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人指點他說:“治紅眼病我有個秘方,只需舉手之勞,病可除矣!”于是白胡子老人在李秀才耳邊小語幾句,便拄著拐杖走了。李秀才醒來,將信將疑,來到河邊,采了三把嫩綠的楊葉,一把燒水給人們洗眼睛,一把給人們沖茶喝,還有一把呢,就和在面粉里做燒餅,讓人們吃。這樣連續三天,人們的紅眼病都好了,這楊葉可是立下了大功。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四鄉八鄰,沒有不知道的。久而久之,在清明期間吃楊柳兒葉子燒餅也就成了習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