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技術監督
【概況】 2008年,泰興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堅持以打造“質監儀器”為主線,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開展主動服務、高效服務、創新服務,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質量管理 全年共44家單位申報泰興市質量誠信單位,23家通過評審授牌。8家企業領取生產許可證,10家企業通過現場審查,新申報3家,全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累計達107家111張證,135家企業加入電子監管網,激活72家。全年牽頭組織兩批家具、玩具、服裝等10類重點產品專項整治,并順利通過省、泰州市檢查驗收。 標準化管理 全年完成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確認1 500家,6家企業通過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驗收,18家企業通過泰州市消滅無標先進單位驗收,8家企業19個產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新增標準執行證書669本,新增產品991個,產品標識標注確認44個,制修訂企業標準355個,新增商品條碼30個,續展26個,辦理代碼證書3 434家,IC卡2 617張;培訓標準化從業人員和ISO9000內審員205人;發展泰興標準信息網成員13家;通過花生、鮮食玉米2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驗收,新申報櫻桃谷鴨、芹菜2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完成《葡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設施大棚茄子生產技術規程》等8個省級農業地方標準申報工作。自主開發標準信息管理軟件,建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目錄庫和企業產品標準庫,實現無網條件下產品標準及其有效性查詢和無標企業自動檢,確立對一般工業產品和涉及人身財產安全、人體健康的新增產品標準不同的備案工作流程,提高了標準備案質量。組織部分企業參加了省第三屆農業標準化成果展示會,獲優秀展示獎。6月,在泰隆集團掛牌成立國家減速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全國減速機行業200余名代表出席揭牌儀式。金江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被列為全國首批8家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試點單位之一,泰興市圣達銅業有限公司被列為全省首批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企業。 計量管理 組織對定量包裝生產企業和流通領域抽查124家計208個批次,合格率97%。新建和年審強檢檔案975家,年審率達90%;幫助10家企業完成制造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擴項和換發證考核。3家企業通過定量包裝產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合格考核;101家企業通過計量合格確認,8家通過計量保證確認;新申報省級計量誠信集貿市場和誠信超市各1家,市級計量誠信集貿市場和誠信眼鏡店各2家。全面完成江蘇省醫療機構計量管理試點工作任務,11月中旬通過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驗收。 打假治劣 年內,開展“規范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試點工作,修訂完善《行政執法案件(案卷)質量監督考核辦法》,6月底,市政府法制局聯合市紀委在質監局組織召開開門審案現場觀摩會,市級機關26個行政執法部門出席觀摩。建立開門審案專家庫,對復雜案件在立案前和調查中均召開專家分析會,全年共舉辦“案前專家分析會”5次。全面推行“閉環式執法”新模式,堅持把監督當事人對違法行為的整改作為案件查處的落腳點,保證后處理不到位不結案,全面杜絕罰過放行的問題。加強“服務型稽查”建設,部署開展“打假保名優,服務促發展”活動,建立打假協作機制和分類預警臺賬,指導全市30家重點骨干企業和37家工業重大項目企業建立打假維權機構,先后為新浦化學、宏大特鋼、星光發電、佳光印刷等多家企業開展打假維權活動,有效地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全年共查辦案件101起。 技術服務 全年,質檢所完成省、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83批次,市級定期監督檢驗168批次,合格率100%,委托檢驗1 044批次。圍繞新增減速機項目,全年完成省級監督抽查4批次,市級專項監督抽查79批次,定檢168批次。新增商品混凝土和20多個化工產品檢驗項目。 計量管理 年內,市計量所檢測計量器具5.5萬臺(件),其中強檢器具7 200臺(件),強檢率95%以上,抽檢定量包裝商品200個批次,服務企業3 500家次,新增服務企業數連續5年超過10%。市計量所“二氧化碳氣、液兩相流量測量驗證方法”和質檢所“提高減速機綜合性能測試精度方法的研究”入選泰州質監系統2008年度15個社會發展項目。 【質量監督專項行動】 年內,組織對48家監督檢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進行質量后處理;針對純凈水產品抽查合格率偏低的狀況,召開由24家純凈水生產企業參加的質量分析會;組織申報國家免檢產品6個,復評2個;推報省信用產品及誠信企業5家,復審2家;先后組織培訓食品、化工、免檢等企業檢驗人員336人次;配合工商、藥監、糧食等部門開展了“放心消費”、“食品安全示范市(鄉鎮)”、“平安市場”、“放心糧油”等系列創建工作。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全年共出動監管人員625人次,巡查回訪企業4 112家(次)。組織對全市122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整治現場驗收,順利通過江蘇省質監局組織的食品監管現場考核;全年完成78家食品生產企業年度自查報告審查工作;新增7家企業8張食品生產許可證,使全市有效期內食品生產許可證累計達136家企業144張;奧運期間加強對7家涉奧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巡查。9~11月,開展為期3個月的肉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抽查15家企業24批次產品,召回不合格香腸500千克。三鹿奶粉事件后,落實乳制品企業駐廠監管和產品批批檢驗工作。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8月,開展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排查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推進起重機械和電站鍋爐專項整治,共檢查各類企業400家,發現安全隱患350個,發出安全監察意見通知書40份。按計劃組織對58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開展現場安全監察,向232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發放“安全責任告知書”。有效組織對特種設備作業和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累計辦班28期,培訓3 000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