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喪喜慶篇
|
寫口諭——定婚 男女雙方同意做親的第一步,就是寫口諭。所謂口諭,就是一張紅紙條,寸把闊,不足一尺長,上面寫著姑娘的生辰八字。口諭先由女方家長通過做媒的傳給男方家長,再由男方家長出面請人寫在紅紙條上。為人家寫口諭,是鄉村的先生很有面子的事。寫口諭時,須面南端坐,雙腿并攏,不與人言語。口喻上先寫“坤造”二字,然后寫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有講究的是字數必須成雙,如字數成單時,男的在最后一個字“生”的前面加一個“健”字,女的加一個“端”字。 在寫口諭的整個過程中,男方家庭若諸事順遂,無任何險象發生,那下一步就要忙著定婚了。如家里磕磕碰碰的,哪怕死了只雞,打破了碗,有人生小毛病,打了岔,那這門親事不成功的危險性就很大。不過也有一方不愿說明原因而悔親的,無論是男方提出退回或女方提出要回口諭的,這門親就到此不談。所以,寫口諭時男方家里處處都小心謹慎,謹防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 雙方均愿結“秦晉之好”,下一個程序就是合婚。合婚就是看看雙方的命相是否相合,俗稱“合八字”或者“掐八字”,這也是婚姻成敗的關鍵。一般在雙日請算命瞎子或莊上的風水先生算。算命的多為瞎子,但請他不能叫“瞎子”,要避諱,尊稱“算命先生”。瞎先生一到,查究了雙方的生辰屬相等之后,便手掰指頭,口中念念有詞,開始“瞎說”了:什么龍虎相斗,必然短壽呀,什么兩虎不同山,白馬怕青牛呀,什么雞狗不一家,豬猴不到頭呀,什么青龍克白虎,虎兔不結親呀等等,那時人們相信人的八字是天生注定的,誰也更改不了,因而締結婚姻大事時,對男女雙方八字和五行的配合都非常重視,力求取長補短,八字相諧,五行相生,達到婚姻美滿、家道興旺的結果。例如“青龍黑豬上等婚,男女相合親如賓”、“紅蛇白猴滿堂紅,合婚相配樂融融”、“青兔黃狗古來有,合婚相配能長久”之類都屬“美滿婚姻”之列,人們是篤信無疑的。瞎子合婚,民間多持“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的態度,只要雙方確實情投意合,信與不信總會設法自我解脫。不過,瞎子合婚在過去也拆散了不少鴛鴦。 定婚之日是要經過認真選擇的,不光要“雙日”,而且要“良辰吉日”。吉日之前,男方家長要發出通知,媒人、門房、宗族、親眷朋友屆時光臨,共同祝賀。到時候不管多忙,這酒是一定要來喝的,否則兩家以后就算“斷交”了。這一天要寫定婚書,把婚事當作眾人的面正式敲定。莊上的先生固然早早請來寫“庚帖”。合帖時尚有寫對子的習俗:就是男家送帖時,在帖上寫一句對子的上聯,女方將帖子送還前再補上下聯,從而使合帖更具備形象性。這類聯語,一般都是約定俗成,如“蘇才郭福”,則對以“姬子彭年”。意思是蘇東坡的文才好,郭子儀的兒子得尚公主運氣好,姬指周文王姬昌兒孫滿堂福祉好,彭祖活到八百歲壽命高等等;嫁娶人家視合帖為大事,怕親家笑話禮數不周,多備好酒席,央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執筆寫帖。碰到自矜文才的先生,有時便會在寫對上給對方出點難題,以提高請托方的身價。曾經有這么一個故事:男家姓潘,請私塾張先生寫帖,寫出的上聯是“有水有田兼有采”,合起來是個“潘”字,既點出男方姓氏,又隱夸自家饒有田產而聘禮不薄。在旁邊看的人都夸先生高才。帖子送到女家后,女家也請私塾李先生執筆寫回帖,女家姓何,李先生略加思索,對出下聯是“多人多口又多丁”,同樣點出了己方的姓氏,又夸耀了人丁興旺的好福氣。如此這般一番,大家樂呵呵,這樁親事算是鐵板上釘釘,沒得讓勁了。 定婚之后,也有鬧退親的。年輕人要退親,家長和長輩們多半會反對,這婚姻大事,不能當兒戲,怎好高興退就退呢?結婚之前,姑娘不好到男方家去,否則莊上人會罵“把不掉人家了,私家跑到人家去”;但毛腳女婿倒是可以經常拜望未來的岳父岳母,特別是端午、八月半和過年,這三次是一定要去的,而且不能空手,總要帶上相應的禮物,客客氣氣,規規矩矩,到了丈人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免得泰山大人不高興,認為沒得教養。到此,姑娘小伙也不要太著急,只等著當新郎新娘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