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置業對傳統偏見說不
| 相較首次置業者,改善型置業由于先前有房在手,資金壓力并不大,但往往受傳統購房思想束縛,也成為購房大軍中的困難戶。對此,業內專家指出,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地鐵延伸、配套跟進,原先很多區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善型客戶打破原有偏見,才是成功購房的有效之道。
人群剖析 購房預算250萬 家庭收入狀況20000-30000元 吳先生和太太結婚5年了,目前孩子也已經3歲了。吳先生一家目前住在閘北的一套90平米的二房中,因為孩子逐漸長大,現有的房源面積顯得有些局促,因此想換購一套大面積的房源。吳太太看中的同地段的房源,補差價要百萬元,還沒有算上該還銀行的錢。吳先生表示周邊的新房不多,看得上的價格奇高,同地段購置壓力過大,因此希望找一個地段稍差,但是品質較高、配套全的區域,這樣有了多余的錢還可以再投資,這樣的生活才有保障。 銀行指導 合理利用公積金 農業銀行個貸部工作人員表示,按照估算,吳先生家現有的房子市值270萬元,加上此前沒有還清的20萬,出手后到手250萬左右。吳先生要求每個月還貸總額不超過萬元,同時有近期再購置一套房源的計劃,建議吳先生考慮總價在300萬左右的房源,這樣一套房子貸款50萬,每個月算上公積金,還款大約在4000-5000元。吳先生現有的房子是屬于父母名下,現在吳先生以自己名義買,算作首次購房,考慮到吳先生還要再次購置一套一房,那么此次購房可以采用純商業貸款,享受7.5折優惠,另一套小房源則可以采用純公積金貸款,利率較低。這樣的話,吳先生每個月貸款壓力就小很多。 行業指導 打破傳統購房觀念 同策咨詢與研究部主任夏宇表示,說到改善大家都有個共識,就是要向外圍區域選擇,但是一方面對于要外遷又心存抵觸,總覺得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郊縣地區很遠,會降低生活質量。這里就要提醒大家要有選擇性的判斷。目前可以考慮一些老城區,比如南翔、嘉定新城、周康,這些區域雖是傳統的郊縣,但是正因為如此,周邊積聚了成熟的配套,這不同于那些新興的區域,規劃中的配套沒有幾年,還不成氣候,而在老城區所有的配套已經成熟到你無法想象。 此外,從內環、中環、外環的概念而言,一些老城區也是環內的優質地段,比如南翔,毗鄰中環,開車到中山公園等地僅需20-30分鐘,目前那里的公寓房單價在1.8-2萬元不等,相比市區的中環便宜不少。還有周康等區域,也是中外環的地段,11號線開通在即,未來出行也很便捷。總而言之,改善住房如果既要選擇大戶型,品質樓盤,又不愿意貼補過多的資金,只有識別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郊縣的優勢,才能以最少的價格獲得最大的舒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