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況】 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延伸銀杏產業鏈,泰興市自2000年以來就開始依托豐富的銀杏林業資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銀杏的旅游業。江蘇省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于2003年9月23日經省林業局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公園位于宣堡鎮境內,規劃面積733公頃,包括6個行政村〈張河、孔橋、聯新、銀杏、蔡莊、錢趙〉,其中核心區張河村72公頃。截至2008年底,該公園共有定植嫁接銀杏樹65 800株,其中掛果樹17 190株,樹齡百年以上的5 226株,千年古銀杏樹3株。區內共包括人口景觀區、休閑娛樂區、古銀杏保護區、種質資源科研區、鄉土文化民俗區、銀杏產業和銀杏文化區6大功能區。園內共鋪設道路1.8千米,建設西大門門牌,廣場綠化2 108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10 980株,鋪設草坪5 000平方米。
該公園被國家林業專家譽為“自然之奇跡,休閑之勝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罕見的古銀杏群落”。其特色旅游產品主要包括:南門“銀杏古風”觀光區;月亮灣、仙脈河觀光區;小西湖垂釣中心;朗橋、隱橋景點;千年古槐、百年皂角景點;銀杏古韻景點;泰興鼓兒書遺風;民俗文化雕塑群等景觀。園區內設有“農家樂”生態餐廳、游客接待中心。主要特色菜肴有“宣堡小餛飩、孔橋小雄雞”以及銀杏系列菜肴。園內旅游商品和土特產品主要有泰興白果及其系列產品,以及甜柿、葡萄、草莓等。旅游項目現推出“打銀杏”、“假日菜地”、“水上游覽”、“柿園采摘”等品種。
【宣堡鎮圍繞銀杏旅游打造“農家樂”】 江蘇省古銀杏森林公園一期工程完工后,圍繞銀杏旅游,宣堡鎮開始打造“農家樂”,豐富銀杏旅游觀光內容。10月9日,江蘇省古銀杏森林公園內第一家農家樂飯店正式開張營業。這家由當地村民投資興辦的飯店,將以地方特色小吃、銀杏各色烹調來為游客提供飲食服務。截至年底,該公園共有“農家樂”飯店5家,使游客在看銀杏的同時,可以品到農家菜。同時,該鎮計劃在2009年開發高效葡萄園和草莓園,使游客在看銀杏、嘗銀杏果的同時,能夠采摘葡萄、品嘗草莓。并利用現有的水面,整合周邊的水面,開發垂釣中心。
【銀杏節客商參觀古銀杏森林公園】 9月26日下午,第四屆中國(泰興)銀杏節開幕式結束后,與會中外客商參觀了江蘇省古銀杏森林公園和銀杏展覽館,詳細了解銀杏在泰興的發展歷史、銀杏的實用價值、泰興的銀杏民俗文化和銀杏產業開發情況。
【古銀杏森林公園銀杏展館正式對外開放】 8月26日,位于江蘇省古銀杏森林公園內的國內唯一的銀杏展館主體工程竣工。銀杏展館占地490平方米,建有仿古房屋24間。按照布局規劃,銀杏展館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為銀杏展廳,主要展出搜集的國內外各種銀杏樣本及物種資源;第二部分為放映廳,輪流放映有關銀杏歷史文化的宣傳片和影片;第三部分為公園的游客接待室。9月26日,中國(泰興)銀杏節開幕之際,銀杏展館正式對外開放。
【泰興銀杏公園】 泰興銀杏公園位于泰興市東部新區,與行政中心隔路相望,占地面積5.85萬平方米,其中水面1.5萬平方米。2005年10月動工興建,2006年9月24日建成開放。泰興是聞名遐邇的銀杏之鄉,以銀杏樹為主要綠化品種,以銀杏文化為主線的銀杏主題公園,更是做足了銀杏文章。公園總體分“一軸、一湖、兩廣場、三大景區”空間景觀序列,各景點由環形游覽線串聯而成。
公園分別于東、南、北設三個入口,可從三個方位進入公園,是開敞式城市客廳。縱覽整個銀杏公園,主題突出,簡約大方,富現代氣息。造園者構思精妙,匠心獨運.融自然景觀與地域文化為一體,兼顧生態、景觀、教育、科普和文化多種功能。園內喬灌相擁、四季花開;丘陵起伏、阡陌縱橫;湖水清澈、小溪蜿蜒;竹影搖風、大樹參天。漫步其中,心情愉悅寧靜、舒展開朗,是市民休閑的絕佳去處。
附:銀杏的觀賞價值
銀杏樹體高大,偉岸挺拔,雍容富態,枝干虬曲,端莊美觀,季相分明且有特色。春暖花開季節,它幼葉嫩綠,生機盎然,樹葉玲瓏奇特,別有情趣;夏天一片片綠葉,好像打開的折扇,清風徐來,給人以涼爽之感;秋天,深綠色的葉絲中露出點點橙黃,金黃色的累累碩果點綴其中;深秋,撒下一片橙黃落葉,宛如鋪開一條金色的地毯;冬季枝丫堅挺,仍不失蓬勃向上的朝氣。銀杏樹集葉形美、樹形美、內在美于一身,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是綠化、美化和制作盆景的珍稀樹種,與雪松、金錢松、南洋杉并列為世界四大園林樹種。在中國,銀杏和牡丹、蘭花并譽為中國園林三寶。所以,中國人民歷來推崇銀杏為“圣樹”、“神樹”,植物學家、園林學家對銀杏也十分重視。中國的名山大川,古剎寺庵等旅游勝地,無不有老態龍鐘、高擎蒼天的銀杏樹,它們歷盡滄桑,遙溯遠古,給人以神秘之感。歷代墨客騷人涉足寺院留下了許多詩文詞賦,鐫碑以書風景之美妙,文載功德以自傲。無怪乎人們驚嘆銀杏與古文化緊密地連在一起。清代女詞人李清照《瑞鷓鴣雙銀杏》云:“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誰叫并蓮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據報載,南京西善橋宮山北麓曾出土一座東晉古墓,墓葬中有磚印壁畫,畫幅上銀杏樹濃綠如蓋,樹下人物形態各異,可見銀杏樹在古代園林中的作用和地位。近代,銀杏樹已被廣泛用于庭院觀賞綠化和行道樹,如北京、南京、沈陽、成都、丹東等地的行道樹,風格獨特。在國外,許多國家將它作為優良的綠化樹種,用作行道樹。在日本,城市綠化樹種中銀杏占總量的30%,而在韓國高達70%,均位居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