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種植
【概況】 據《泰興縣志》記載及有關專家論證,泰興銀杏栽培歷史已有千年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銀杏產區,白果產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冠,所產“泰興白果”(大佛指),一直暢銷于東南亞、港澳及西歐市場,是中國出口換匯率較高的商品之一。 截至2008年底,泰興市共有定植銀杏樹550萬株,其中掛果樹近100萬株,常年白果產量8 000噸左右;銀杏種植面積1.6萬公頃,其中圍莊林1.35萬公頃,銀杏苗木333.33萬公頃;銀杏加工企業12家,年產值2億多元。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宣堡、根思等鄉鎮為中心的北片銀杏種植基地,以分界、張橋等鄉鎮為中心的銀杏高效間套種基地。 【銀杏嫁接技術入選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11月,泰興市具有近千年歷史的銀杏嫁接技術入選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銀杏嫁接技術起源于泰興,位于宣堡鎮內的一株雌雄同株銀杏就是古代泰興人智慧的結晶。200多年前,這項技術被廣泛運用到銀杏大面積生產中,使銀杏樹的掛果時間由過去的10年以上縮短到5~6年。建國以后,這項技術逐漸推廣到各銀杏主產區,為全國銀杏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 【泰興市銀杏種質資源庫結果品種達40個】 近年來,泰興市實施了“銀杏種質資源的引進、篩選與利用”項目,全面引進了葉用、果用、材用、花用、觀賞用等銀杏品種、品系和優良單株共130個,銀杏種質資源庫總面積達的5.33公頃。截至2008年11月底,銀杏資源庫結果品種達40個。 【泰興市實施太空銀杏嫁接】 2008年9月10日,為加快太空銀杏繁殖的速度,泰興市林業局技術人員到太空銀杏栽培基地,剪下了太空銀杏樹的兩段枝條,分別嫁接到兩株銀杏樹上。據市林業局專家介紹,太空銀杏采用的秋季嫁接,可以縮短培育的時間,繁殖更多的個體。2006年,泰興市將100克泰興大佛指白果搭載“實踐八號”航天育種衛星送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宇宙射線、微動力、高真空、交磁場等特殊環境,對種子進行誘變處理。2007年4月,市林業局通過水里浸泡、沙場催芽等措施,太空銀杏成功培育成活。這次秋季嫁接,將加快太空銀杏的繁殖速度,從而鑒別出太空銀杏有益的變異,為各地銀杏生產服務。 【泰興白果成為國家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泰興白果國家標準》于2008年5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對泰興白果的保護范圍、地理標志產品使用、生長的特定自然環境、栽培和采收、檢驗運輸和試驗貯存等標準均作了明確的規定。國家標準的頒布實施,為泰興白果品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和技術保障。 【江蘇省農業專家到泰興指導農戶銀杏平衡施肥】 2008年9月21日,江蘇省農科院多名專家到泰興市銀杏平衡施肥研究項目基地,就銀杏種植、施肥等方面的技術與農戶溝通,并現場解答農戶疑問。泰興市銀杏平衡施肥研究實施于2007年,由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中國項目部資助,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及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具體負責實施。該項目著重研究解決銀杏樹幼苗、生長期、盛果期等生產過程的施肥方式,確立樹木不同生長期所需營養素,指導農戶科學規范施肥、平衡施肥,提升土壤品質,促使樹身長勢不減弱,未掛果樹樹冠擴展快,產生早掛果趨勢。 【雄銀杏樹兩度開花】 2008年10月橫垛鎮錢蕩村李桂華家中的一棵雄銀杏樹同一年中再次開花。雄銀杏樹一般在清明節前開花,此種兩度開花的現象在銀杏種植史上甚為罕見。這株雄銀杏樹高約2.8米,直徑約4厘米,為12年前栽植,中間移栽過2次,2008年春天,此樹首次開花。據專家介紹這種現象應該是秋季氣溫過高引起銀杏萌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