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
|
綜述 【概況】 2009年,全市城鄉建設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05.19億元,比上年增長46.9%,其中城區50.1億元、集鎮40.4億元,分別增長67%和42.1%;拆除舊房53.8萬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涉建各項指標全面達標,通過省級驗收。 市區建設 【概況】 期內,城市建設強勢推進,完成投資50.1億元.比上年增長67%,城市綜合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完成亞太西廠區、建校地塊、新區地塊、水泥制品廠地塊、東站橋兩側以及延令路北側地塊的拆遷工作,拆除舊房53.8萬平方米,動遷4430戶,新增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如期完成國慶西路、長征路、濟川中路、南二環路等4條改建道路工程;完成鼓樓路北延工程建設任務;開工建設根思路東延一期、振興路、長征路北延北段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園林綠化工程快速推進,完成10多處節點綠化及街頭游園工程,新增綠化面積51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比上年增長2.3和2.6個百分點。適應城市規模和用戶需求,加快管道燃氣管網建設,完成投資641.4萬元.鋪設中壓管網16千米,支管18千米,新增掛表用戶4500戶。 【建設市場管理】 年內實施監管的承發包項目135項13.65億元,其中公開招標項目106項8.35億元,邀請招標29項5.28億元,實施監管競爭性談判項目22項2112萬元,直接發包項目113項1.83億元。通過招標,投資節約率達15.32%。加強勘測設計市場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積極推進墻改與建筑節能工作。全年完成抗震設防設計審查項目(施工圖設計審查)105項計83萬平方米,糾正違反強條385余條(次);完成工程類別、建筑面積、定額工期核定50項41.75萬平方米,核定工程概算5.75億元;全年開展建筑節能專項審杏41項45.3萬平方米,審查備案44項55.25萬平方米。規范開展勘測設計市場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積極開展城建影像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全年整理各類工程建設檔案2500卷,提供查檔服務80人(次)。全年受理審核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11項119件.發現并糾正違規違章行為8起。進一步提高施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的覆蓋面,國有投資工程采用清單計價方式的比例達100%。加大投標人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對無故放棄招投標的3家施工企業進行處罰:組織對1 8個在監工程項目進行巡查,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9份。聯合相關部門對所有中標項目進行突擊檢查2次,及時糾正各類不良行為,并對1家嚴重違規企業作出限制一定時間在泰興市投標資格的處罰。 【鼓樓北路北延工程竣工通車】 9月,鼓樓北路北延工程建成通車。該工程南起根思路,北止北二環路,全長2000米。道路紅線寬44米,設計寬度為36米,瀝青砼路面,中間主車道15米,配套建設橋梁4座。道路概算投入3432.5萬元。 【新北佳園經濟適用房項目建成交付使用】 完成新北佳園24幢527套計4.6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任務,在市監察局、公證處的督導下,分兩批對498戶符合條件的申購戶公開搖號配售。 村鎮建設 【概況】 期內,集鎮建設完成投資40.4億元,村莊建設完成投入14.69億元,同比增長42.1%、l2%;加大重點中心鎮建設的指導力度,充分發揮其聯接城鄉、集聚產業的作用,不斷提升全市村鎮建設水平。出臺村鎮建設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意見,引導各鄉鎮在鎮區道路工程、綠化工程、河道整治,環衛設施建設、污水處理項目建設上加大投入,對重點集鎮建設實行以獎代補,實行差別化考核。 【示范村創建】 期內,張橋西橋、劉陳東顧等村榮獲江蘇省康居示范村稱號,宣堡郭寨、七圩公殿、泰興房元、古溪周莊等村榮獲泰州市康居示范村稱號,泰興蔡橋、黃橋野屋、新街宋福、元竹蔣堡、橫垛謝蕩等村榮獲江蘇省村莊環境整治試點村,姚王鎮桑木村成功創建為江蘇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試點村。 【市政道路建設和綠化建設】 期內,新建集鎮道路85.85萬平方米,通村公路104.91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3.73萬平方米,新增村莊綠化面積221.04萬平方米。 【集鎮建設】 期內,集鎮單位建設新增建筑面積102.59萬平方米,村莊單位建設新增建筑面積40.2萬平方米.新翻建農房109.98萬平方米。 【集鎮整治】 期內,累計建設投入500多萬元,科學編制村莊建設規劃;對各鄉鎮集鎮環境整治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 城鄉規劃 【概況】 2009年,泰興市規劃局著眼城市長遠發展,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項目規劃,各類規劃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規劃管理進一步規范,規劃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規劃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城市載體功能明顯完善。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年內,圍繞規劃全覆蓋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和組織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先后編制完成了面積40.8平方千米的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規劃面積24.7平方千米的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修編完成了城市新區東部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東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修改完善了城市老城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完成了根思路至如泰運河段環境景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及時調整了城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其中城市近期建設規劃正在完善文本待報審批,城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根思路至如泰運河段環境景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正在上報市政府審批,其它三個控規已通過專家評審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 村鎮規劃編制。年內,市規劃局按照省、泰州市年初制定的村鎮規劃管理工作要求,全市鄉鎮總體規劃(規劃期限至2020年)修編工作有序開展,黃橋、宣堡等省、泰州市重點鎮著手開展了規劃期至2030年的總規修編工作。鄉鎮集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廣陵、曲霞等鎮控規已批準實施;黃橋鎮片區控規、歷史文化名鎮專項保護規劃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和元竹鎮控規已通過專家評審;蔣華、宣堡、新街、橫垛、張橋、河失等鎮控規已形成初步成果;江蘇古銀杏森林公園規劃、宣堡農民集中居住區規劃、根思烈士陵園擴建規劃也已啟動編制。全市23個村的村莊建設規劃完成了成果報批工作。 城市設計。從城市近期建設的重點項目入手,努力塑造城市特色景觀,強化城市品牌建設。年內,市規劃局在已完成部分城市街景設計和河道景觀規劃的基礎上,組織編制完成了濟川北路環境景觀工程設計、城市道路節點景觀規劃、如泰運河景觀規劃設計、根思路至如泰運河段城市設計。同時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組織編制了原政府及周邊地塊城市設計方案。其中濟川北路環境景觀工程設計方案已經市政府審批,城市道路節點景觀規劃已完成初步成果,如泰運河景觀規劃、根思路至如泰運河段城市設計已經專家論證,老政府及周邊地塊城市設計方案已面向社會公示,廣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見。 專業規劃編制。市規劃局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以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綜合布局為依據,配合相關部門編制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等專項規劃,使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年內,協助相關職能部門編制了泰興城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泰興市戶外廣告和店招店牌總體規劃、天然氣專項規劃、北片區污水管網規劃、泰興港口規劃、開發區消防規劃等。其中泰興市戶外廣告和店招店牌總體規劃、天然氣專項規劃、北片區污水管網規劃、開發區消防規劃已編制完成,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 “一區四園”規劃。本著“企業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的工業化發展理念,圍繞建設新型濱江生態工貿城,以調整布局、提升層次、搞活投資為目標,年內,市規劃局協助經濟開發區和有關鄉鎮園區編制了泰興經濟開發區概念發展規劃和行政商務中心控制性詳規、黃橋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城東工業園配套服務區控制性詳規、泰興虹橋工業園區概念規劃、虹橋工業園新興產業片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虹橋新城控制性詳規,以及農產品加工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其中泰興市城東工業園配套服務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泰興虹橋工業園區概念規劃已編制完成,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虹橋工業園新興產業片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已通過專家評審,待報市政府審批。 規劃審批。年內,市規劃局共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61份,總用地面積192.67萬平方米;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21份,總用地面積264.71萬平方米;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20份,總建筑面積73.12萬平方米;辦理個人建房《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3份,個人建房《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315份。出具用地性質確認、出讓紅線圖、規劃設計紅線圖和規劃設計要點通知書281份。共審批修建性詳細規劃81份,發出建筑設計方案審核、審定意見88份。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創優企業發展環境,為企業集中補辦工業項目兩證審批76件。 規劃設計和測繪。年內,規劃設計院全年共完成修建性詳細規劃88個,規劃總用地186公頃,完成城區十三個地塊的上市拍賣測算方案。同時,完成了長征北路、振興路、太平路、南二環西延等道路工程設計方案,承接了康橋科技園區、陸橋安置小區、黃橋標房項目、黃橋定慧安置小區一期住宅樓、溪橋農貿市場等九個項目的12萬平方米建筑工程設計。規劃測繪院完成鄉鎮測圖120家,約40公頃;城區修測地形圖55家,約53。3公頃;房產面積測量8家,約25萬平方米;建設工程放線16家,約40萬平方米;管線竣工測量4家,約10千米。 規劃管理。年內,市規劃局根據全市規劃管理實際,制定了《泰興市城市規劃公示制度實施細則》,組織起草了《市政府關于加強經營性用地建筑容積率管理的通知》、《關于城市規劃區內部分村(居)民已建房屋補辦“兩證”的意見》、《關于對市區部分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強化了依法行政理念,規劃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得到進一步增強。 規劃決策。市規劃局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健全網絡為保障,以覆蓋規劃工作全過程為方向,不斷完善公示內容和程序,拓寬公示形式和載體,加強公示互動和溝通等,不斷加強公眾參與規劃工作的力度,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規劃公示信息反饋渠道。年內,共進行網上批前公示84次,批后公布109次;現場批前公示92次,批后公布56次;網上答復220次。先后召開了原市政府地塊規劃征詢會、黃橋人民醫院規劃方案聽證會、東北片區和新區東部地段控規座談會、七圩邱豐武個人建房行政處罰聽證會等,確保了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房地產領域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問題專項治理】 年內,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市規劃局組織開展了房地產領域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對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完成規劃許可的63個房地產竣工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對發現的一個容積率超標項目按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理,補足了土地出讓金及相關規費。同時制定出臺了容積率調整的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容積率調整的程序,建立健全了部門組織專家論證、公眾參與、政府批準的容積率調整機制。 【意大利著名規劃師“把脈”泰興城市規劃】 7月9日至14日,意大利著名景觀規劃和建筑規劃師馬克西尼·維奧拿應邀來我市,對城市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馬克西尼·維奧拿用5天時間,實地察看了泰興城區、城郊以及黃橋鎮的景點、河道等方面的規劃建設現狀,并結合自己的規劃設計思想提出了建議。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著重就如何打造城市環境景觀、河道景觀設計、道路節點規劃以及黃橋古鎮保護等,與馬克西尼·維奧拿進行了探討。馬克西尼·維奧拿以米蘭為例,講授了歐洲城市規劃的理念,并就如何完善城市交通系統、改善城市水系及綠地系統和城市建筑風格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城市管理 【概況】 2009年,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圍繞“干凈、有序、優美”的目標,創新管理模式,推進機制改革,城市容貌扮靚出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整體形象大幅提升。 依法行政 年內,開展春季集訓、學法考法、知識競賽等活動,修訂完善強拆操作規程,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嚴格案卷質量考評,不斷加強法制監督,做到案件辦理逐級審核、制度執行適時檢查、不良傾向及時糾正。全年共辦理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案件542起,未發生一起行政復議和訴訟案件。 環衛管理 年內,組織編印《環衛崗位管理手冊》,明確崗位職責、管理標準的基礎上,實行網格式作業管理和鏈條式掛鉤考核,實現環衛管理的精細化、高效化。通過嚴格核準登記渣土運輸車輛、簽訂環境衛生責任狀、發放溫馨提示書等形式,加強“三類”工地管理,從嚴查處拋撒滴漏污染道路以及不按規定處置渣土的行為,有效遏制了市區“揚塵”現象。扎實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垃圾焚燒供熱項目的可研、環評、初步設計、地基打樁和大生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的勘探、設計、環評、場地平整、表面覆土等工作,以及糞便排放處理站的土建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2座公共廁所、2座垃圾中轉站和環衛車隊。開展各類環境保障和衛生死角突擊活動,清運垃圾5萬余噸,清理糞水污物近4382.5噸,疏通下水道9200多米,清理窖井淤泥雜物70多噸,無償疏通下水道4880米、出糞2532.5噸,垃圾糞便做到了日產日清,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提高。 市容環境整治 圍繞城市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開展經營秩序、戶外廣告、“三業”(修車業、洗車業、廢品收購業)以及校園和集貿市場周邊秩序綜合整治,共查糾出店經營、流動攤點等違章13000余起,取締流動攤點5800多個,暫扣物品1200余起,整改、拆除戶外廣告677處,清理門頭張貼628家,清洗、鏟除亂貼亂畫12000余處,清除過街橫幅1000余條,規范廢品收購點、非法洗車點、車輛修理點400多家,“牛皮癬”日產日清。 防治違法建設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城區防治違法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屬地管理,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構建職能部門、泰興鎮、濱江鎮、張橋鎮、姚王鎮行政一把手、社區(村)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負總責的責任體系,各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繳納防違保證金128.5萬元。市防治違法建設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作風辦以及部分鄉鎮組成督查考核小組,每月月中、月底分別組織對防控范圍內的社區(村)防違治違工作進行督查,督促整改存在問題,嚴格按章考核兌現,共扣罰責任保證金171209元,扣罰78人(次)。各級責任單位加大巡查力度,健全臺帳資料,強化法規宣傳,嚴治突擊違建,集中開展拆違,查處違法建設近600起,拆除近2萬平方米。 【設立行政許可服務科】 根據全市機關作風建設暨行政改革會議精神,按照“審批最簡、收費最低、服務最優”和“三集中”的要求,有序推進部門職能歸并和內設機構調整工作,市容管理科與環衛管理科合署辦公,增設行政許可服務科,進駐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實行接件、審查、簽批、制證、蓋章、發證“一站式”服務,提高了服務經濟發展的水平。行政許可服務科被評為年度 “服務優勝窗口”,經驗做法多次被行政服務中心通報推介。年內,市區臨時占道許可218件,戶外廣告設置許可84件,城市建筑垃圾處置運輸核準許可4件。 【背后街巷改造】 8月11日,市政府召開城區背后街巷改造工作動員大會,拉開了背后街巷改造序幕。市城管局牽頭,泰興鎮負責具體實施,按照“路平、燈亮、水通、綠美”的要求,有序推進新區、濟川、鼓樓3個街道背后街巷的道路、管網、綠化、環境改造工作,全面實施城區背后街巷路燈建設,截至年底,共改擴建巷道34000平方米,增設路燈641盞,鋪設、疏通下水道9158米,新建、清淤化糞池及窨井791個,更新窨井蓋344個,建設垃圾房14座,清理亂搭亂建40處,整修殘墻斷壁40處,新砌圍墻300米,刷新墻面34000平方米。 【城市亮化建設】 圍繞“大氣、簡潔、節約、美化”的要求,在委托資質設計單位編制《泰興市中興大道與國慶路樓宇街景燈光景觀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投入358萬余元,實施了52幢部門(單位)建筑物、41幢居民樓以及羽惠河、西環城河亮化建設,累計設置LED燈帶1.42萬多米,安裝投光燈、內透燈等燈具1800多套,點光源1602套,扮靚了城市夜景,彰顯了城市魅力。 【建筑立面整治】 年內, 按照“規范、完好、整潔、美觀”的總體要求,精心制定建筑立面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全面落實“拆、清、移、整、洗”等措施,組織市各有關單位重點對中興大道、國慶路道路兩側建筑立面進行整治出新,拆除違章建筑,清理亂吊亂掛,遷移不規范設置的空調外機,整修破損墻面,整理亂掛亂接管線,清洗、粉刷污損墻面。共拆除違章建筑3處、面積115平方米,清理亂吊亂掛30余處,遷移不規范設置的空調外機146個,整理太陽能熱水器管線80路,設置遮擋板420米,清洗臨街樓宇外墻面磚、玻璃幕墻和其他附屬設施1.5萬平方米,修補粉飾外墻2.2萬平方米,解決了房屋陳舊破損、影響市容市貌問題。 【攤點疏導點設置試點工作】 按照“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背后街巷規范”的要求,精心擬訂城區攤點疏導方案,會同街道、社區做好臨時攤點群的規劃布點工作,設立了興燕路、城北影劇院等7個攤點疏導群,為布點工作全面推開積累了經驗。 【環衛車隊工程】 環衛車隊工程位于市江平北路西側泰興鎮商井村陳莊組地塊內,概算投資500萬元,用地面積0.59公頃,建筑面積約為3600平方米,由蘇州六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通過公開招投標由泰興市方圓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承建, 2008年5月20日開始籌建, 2009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該工程建設項目包括:環衛車隊綜合樓、車輛維修車間、車庫、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等設施。該項目建成后,可以容納40輛各類環衛機械車輛的停放,同時也解決了如泰運河以北、江平北路沿線兩側以及北二環以南地區生活垃圾轉運和公共廁所規劃布局的問題,為提升我市環衛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糞便處理中心工程】 為減少城市環境污染,達到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硬件標準, 泰興市于2008年6月開始籌建糞便處理中心。糞便處理中心工程位于泰興市通江路南側,原市公安消防大隊西側,總投資360萬元,用地面積0.48公頃,建筑面積1115平方米,由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設計,泰州市山泰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承建,建設項目包括:綜合辦公樓、糞便處理車間、垃圾中轉站及公廁等設施,截至2009年年底,該建設項目已完成土建工程。該糞便處理中心建成后,將對糞便通過處理設備進行固液分離、粉碎、稀釋、除渣等特殊處理工藝后,污水可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可日處理市區糞便40噸,同時也解決了江平路以西及通江路兩側地區的生活垃圾轉運和公共廁所規劃布局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