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2012-02-2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概況】 2010年,泰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創先爭優”、“創新•規范”的總體要求,以提升執行力為核心,堅持主動服務、高效服務、創新服務,突出熱點監管、安全監管和信用監管,在促進轉型、服務經濟、優化環境、惠及民生上取得成效。 登記注冊 全年新登記注冊內資企業208家、有限公司1 308家、個人獨資企業896家、合伙企業9家,新發展個體戶5 852戶,新登記企業中注冊資本億元以上的8家,500萬元以上企業 448 家,其中掛泰州市牌117家,掛省牌160家。 經濟合同管理 按照“工商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對農資經營戶實行規范化管理,在全市963戶農資經營戶推行“兩票兩帳一書一卡一文本”制度。在全市選取25家商品交易市場進行信用分類監管試點,建立市場及經營者基本信息數據庫和信用分類監管數據庫。以專項整治、商品質量監測、消防安全為工作重點,凈化市場環境、構建放心消費環境、創建平安市場。 商標廣告管理 市工商部門實施商標戰略,舉行“4•26”知識產權日大型現場咨詢、馳名著名商標企業行、商標服務走進三農等活動,普及商標知識,擴大品牌影響力。幫助4家企業爭創江蘇省著名商標,將減速機產業作為江蘇省產業集群進行品牌培育。年內,“泰星”和“風靈”兩件商標同時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截止2010年底,泰興市已有馳名商標3件、著名商標31件、知名商標73件,馳著名商標擁有數在泰州縣級市中名列前茅。對非法藥品醫療廣告監管,建立全天候廣告監測系統,在對違法廣告發布人進行查處的同時,對問題廣告實現限時停播。 消費維權 開展以“消費與服務”為主題的“3•15”國際消資者權益日系列活動,組織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廣泛宣傳消費維權常識;加強“12315”維權品牌建設,建好消資者投訴站和“12315”聯絡站,暢通申訴舉報渠道,受理解決各類消費糾紛。全年“12315”系統共受理各類消費咨詢、申投訴和舉報396件,在規定期限辦結率100%,消資者滿意率95%以上,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6萬元。 執法與檢查 年內,組織實施“4+X”專項執法行動,集中優勢力量對政府、企業、群眾關注的熱點行業實施專項整治,全系統共查辦各類案件500余件。對全市164所學校校園周邊環境進行集中整治,開展小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吊銷、注銷16家小化工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督促企業限期整改。以整頓城區租房中介為切入點,打掉傳銷團伙3個,遣返50余名傳銷人員。 【爭創紅盾服務創業第一崗】 2010年,工商行政服務窗口圍繞服務重點產業、重點園區、重點項目,對登記注冊流程進行再造,促進業務辦理的便民、高效,打造“紅盾服務創業第一崗”品牌。登記程序“合并精簡”,確保“零縫隙”運行。按照泰興市行政服務改革的工作要求,在所有服務部門中第一個將所有許可職能歸并到中心窗口。用好名稱遠程核準權,登記工作一審一核率達到100%,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當日受理,當日發照率達95%,3日發照率達100%。登記權限“下放上收”,確保“零障礙”對接。下放登記人員“最終決定權”,對名稱預核、補照、換號、登記事項變更等簡易登記事項實行“審核合一制”,讓申請人在一個窗口、面向一名工作人員就能辦結。上收窗口人員的“最初否決權”。對疑難事項立即匯報,實行難事會商。登記職能“前伸后延”,確保“零距離”服務。建立工商窗口與園區企業雙向聯絡員制度,對凡是達成投資意向或明確投資合作的項目,主動上門服務,實現項目洽談與工商登記同步進行、同步完成。 【“食品安全保民生”專項整治】 2010年,市工商部門開展“食品安全保民生”專項整治活動,共檢查流通環節食品經營戶3 293戶,在71戶重點食品經營戶中推廣應用“兩項制度”信息化系統;對64種食品3 177個批次實施快速檢測,對178個批次重點商品實施商品質量抽檢;立案查處75件銷售過期食品、食品標簽不合法的案件。 【開展“助轉型、提質態、促發展”百日服務】 圍繞“園區發展提升”年主題,增強園區駐點服務效果,指導3家企業進行股份公司登記,指導2家企業完成集團登記,指導1家企業完成不含行政區劃名稱登記;開展“助轉型、提質態、促發展”百日服務活動,全面推進“個轉企”工作,共幫助1 298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為私營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