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管理
2012-02-2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概況】 2010年,市發改委圍繞“規劃、統籌、研測、重大、服務”五個方面開展工作,加強規劃計劃工作,完成泰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完成“十一五”各項目標。 規劃編制工作 牽頭完成“十二五”重大課題研究38項,圍繞“十二五”期間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目標、思路等展開研究,為下一個五年發展出謀劃策。市發改委完成10項課題研究,其中4項成果分別獲市政府一、二、三等獎。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為目標,注重前瞻性、戰略性、可操作性,完成《泰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并由市人代會審議通過。牽頭組織29家單位和部門進行專項規劃編制,召開專項規劃動員大會,圍繞規劃布局、城鄉建設、三次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戰略、資源環境等重大專題,共完成38項專項規劃。編制《泰興市服務業提速計劃》,修編市沿江開發規劃。加強對“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調查研究,形成《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調查與思考》、《關于泰興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關于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的思考》等一批調研成果。 經濟運行監測分析 調研一線的經濟運行情況,發現存在問題,提出對策措施,對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對照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泰州市考核指標,了解泰興市完成指標的情況,完成上半年泰州考核指標完成情況預測分析、2010年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預測。進行沿江開發經濟形勢分析。編制《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項目上爭 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計劃內計劃外項目一起上爭、大項目小項目一起上爭、經濟類項目和社會事業類項目一起上爭,在項目上爭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10年共上爭各類無償項目資金達1. 1億元。其中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投資640萬元;醫院、學校等社會事業建設項目中央投資1 397萬元;黃橋鎮、新街鎮污水處理項目國債資金2 500萬元;中海先鋒余熱利用項目和泰黃清水輸水工程1 020萬元;龍頭企業專項資金150萬元;城黃灌區、飲水安全工程、生豬標準化養殖、林業綠化等項目扶持資金5 000多萬元;黃橋紅色歷史文化旅游、劉陳果園場生態旅游、新街高效農業觀光旅游、江心洲生態公園等4個項目140萬元;金達燃油倉儲、桑木農家樂項目分別獲得省服務業引導資金20萬元、50萬元;宏錦物流項目獲得省扶持資金4召萬元。此外還爭取到新晨農業果蔬保鮮基地項目國外貸款800萬歐元;3 500噸大包棉花獎勵配額、6 500噸進口小麥配額。 重大項目推進工作 加快項目審批進程,力促項目早開工早投產。年內共幫助企業報批備案類項目12個,核準類項目6個,為5個項目辦理了前期工作意見。創新完善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機制,年內超億美元的項目竣工1個,在建13個,在批7個,在談7個,在手重特大項目的個數和質量雙雙超歷史。9月份中央檢查組對泰興市國債項目監督檢查活動中,項目建設的質量、進度和規范程度均獲得專家和領導的好評。金門高粱酒、沙桐化學煤焦油、中丹盛泰化學脂肪醇、鑫福造船(岸線)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的報批工作,經過發改委上爭,通過省和國家部委的核準。 物價工作 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出臺《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關于完善商品房價格管理,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泰興市民生商品價格采集公布工作實施意見》等文件;完善價格監測制度,調整增加價格測報點,每月發布價格指數、價格變化情況和趨勢信息,打造價格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價格惠民工程;發揮價格調節功能,穩定電價的同時解決泰興市電廠虧損問題、規范改制及民辦學校收費行為,加強醫藥價值成本核算和價格管理,開展國土、建設、電力、質監、涉企、涉農價贄等專項治理工作,共查出違法金額近130萬元,收繳人財政賬戶28. 7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管理工作 對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完成情況實行動態監測,按季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固定資產投資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6. 6億元,同比增長34.3%,完成泰州市交計劃的106.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94.8億元,同比增長44.5%,完成泰州市交計劃的114.7%。 服務業工作 2010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42.9億元,同比增長14.1%;在GDP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一個百分點,達到35.7%,對泰興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高達41.2%;實現服務業稅收10.23億,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45%;全市服務業從業人數累計達23.31萬人,占全社會勞動力的比重達35%。著眼于“十二五”期間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編制《服務業提速計劃》;研制出臺《2010年服務業重點企業和列統企業考核獎勵辦法》,加大對重點企業的獎勵力度;編制服務業重點項目并下發《關于下達2010年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的通知》;形成2010年服務業發展情況和2011年服務業發展目標思路的調研報告。完善服務業動態信息監測網,接季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及時了解掌握服務業經濟運行態勢和發展趨勢。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落實協議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10多億元。引進宣堡古銀杏森林公園整體開發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首期投資約2億美元,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蘇中沿江化工物流園經上爭成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汽貿城建設規劃政府常務會已討論通過。 工業外經工作 與一區四園對接,對在手洽談項目、擬簽約項目提前介入產業政策審查,對限制類、淘汰類、產能過剩類項目提前告知。在業務指導方面,盡量不讓企業再跑二次,對項目單位申報的材料認真審核、從嚴把關,確保手續齊全、材料過關。在項目報批工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審批權限的有關規定,對接規定需要上報上級發改委核準、備案的項目,進行初審,在規定的最短時間內,幫助企業辦好手續。帶領企業參加對外招商會、蘇北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各類活動,并認真做好布展、簽約、匯報等相關準備工作。 農業產業化工作 2010年,列入泰州市統計考核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25家,完成銷售收入539 780.68萬元,同比增長14.33 %;完成稅金8 924.22萬元,同比增長9.32%;實現利澗16 712. 08 萬元,同比增長25. 05%。龍頭企業轉移農村勞動力21 755人,帶動農戶數7. 3萬戶。泰興市農業利用三資實績在泰州市名列前茅,至2010年底,農業實際利用外資3 735.7萬美元,同比增長33.96%。農業實際利用民資、工商資本13.5億元,同比增長46.7%。 社會事業工作 泰興市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和泰興市衛生監督所兩個項目已列入省發改委2011年的儲備項目,有望獲得國債支持。原屬縣級審批的黃橋戰役紀念地項目,經過多方努力、多次上爭,通過省發改委立項、專家評審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工作。按照擴內需項目的實施要求,加強在建項目的督查指導。從項目投資計劃下撥、資金撥付、配套資金到位、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招投標等方面進行逐一檢查,確保項目有序推進。針對少數項目遲遲未能動工的情況,加大督查力度,多次與主管部門聯系,去現場查看實際情況,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將工程進展情況及時上報泰州市發改委。 體制改革工作 組織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擬上市企業召開泰興市上市工作推進會。牽頭做好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前期準備工作。指導泰興市東進紅木家俱廠等6家企業完成改制。協助市糧種場等3個國有場圃完成屬地化管理的移交。配合完成公交公司經營權的收回工作。完成泰興市自 1998年至2010年體改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共移交檔案800多套。完成5件信訪復查事項;接待來訪職工300多人次。 散裝水泥管理 全年實際完成散裝水泥目標任務105萬噸,預拌混凝土80萬方,水泥散裝率達87.8%。制定《泰興市2010年散裝水泥宣傳方案》,開展宣傳活動。全年共對城區建筑工地在使用散裝水泥和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方面依法監督檢查100余次,通過宣傳教育,糾正少數違章現象。 窗口建設 不斷提高窗口服務水平,創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質量。全年窗口各類事項辦結率達100%,共辦理項目批文、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意見、產業政策審查以及施工合同鑒證等各類事項共計960件,其中承諾件510件,即辦件431件,上報件19件。窗口9次被服務中心評為服務優勝窗口尸人次被評為優勝個人,2次被評為黨員示范崗,窗口工作人員被評為年度“十佳”服務明星。 農村能源建設 推廣秸稈氣化和固化成型技術,破解農村夏秋收獲季節田間秸稈處理難題。抓住機遇上爭農村能源項目,年內獲得中央、省級財政扶持資金469萬元。 石油市場管理 編制上報2010年度新建加油站的建設計劃,共報建加油站1座,加汕點3座。為74家合格加油站(點)辦理年審手續。對成品油供應、銷售、庫存及市場變化等動態情況的監測與分析,對囤積成品油、轉手加價倒賣等違法行為的進行檢查。建立“夏收”和“秋收”柴油應急保供機制,化解今年“秋收”期間柴汕供應緊張局勢。 (沙 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