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季三韃子傳說實錄
|
附: 季駙馬計修慶云寺 三年后,時逢京試,季三韃子安頓好母親,便收拾書卷行裝,擇黃道吉日進京赴試。進京后兩榜高中,皇帝親點為新科狀元,賜金花御酒,披紅掛彩,跨馬游街,好不威風。一天上朝,正好左都御史母亡,報了丁憂,職務開缺。皇帝便欽定由新科狀元補缺。季三韃子出班謝恩,皇帝見他年國英俊,才氣縱橫,便生歡喜之心。問及未曾成家,便作主由宰相作媒,將公主許配給他,撥內庫帑銀,建公主府供他夫婦居住。成婚時滿朝文武同賀,自有一番風光。婚后,公主便催季三韃子把老母接來京城。但去接的人回報說老太太體弱,恐經不起車馬勞頓,已有人留在當地照應,回來請公主、駙馬示下。季三韃子淚流滿面,但又無他法,只得另在泰興建一座駙馬府,派仆人照應老太太安度晚年。 自接任御史之職后,季三韃子不改赤子本懷,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針貶時政、能言善辯,令貪官庸吏們膽寒。相傳季三韃子十分恢諧,上朝時如果要彈劾官員必歪戴烏紗,朝左必彈劾一個文官,朝右必彈劾一個武官。文武百官一見其上朝頭冠歪戴秘心驚肉跳,故泰興至今還有著這樣一句歇后語:“季三韃子上朝——地動山搖”。幾年下來也結了不少仇家,幾次想合謀陷害,均因有皇帝撐腰,而未敢下手。 一次太子犯下命案,季三韃子的對頭們激他逼皇帝廢掉太子。皇帝臉面全無,幾次想殺了他,只因公主哀求而軟下心來。但皇帝已不想再見季三韃子,隨便挑了個錯,把他革職發配出京,臨行前季三韃子進宮謝恩,皇帝問文武大臣把他放到哪兒好,大臣們還沒開口,只聽見季三韃子先嘆了口氣。皇帝問他為何嘆氣,他說:“罪臣擔心啊!”皇帝便問他擔心什么,他故作驚慌的奏道:“臣寧出潼關三千里,不去延令黑松林!”皇帝十分好奇,又問為什么,季三韃子渾身顫抖著答道:“那里蚊子大如雀,嚙人立斃”。那皇帝是個急性子,立刻說你就去那兒吧,心里暗想,我正愁殺不了你呢。季三韃子故意苦苦哀求圣上開恩,還嘀咕著:“夫到天邊妻不行,夫到天邊妻不行……”皇帝大笑說:“你嚇傻了吧,自古圣人言,夫到天邊妻要行,你怎么胡說八道呀!”季三韃子趕忙叩頭道:“謝主隆恩!”皇帝這才回過神來,原來他是要帶走公主。皇帝又好氣又好笑,一揮手說:“滾、滾、滾,夫妻兩個一起滾,朕不想再見你們!”季三韃子謝恩而出。后來皇帝才知道延令就是泰興縣,是季三韃子的老家,不禁暗服這位女婿的才智。 季三韃子攜妻兒同歸故里,住進駙馬府,置了田地莊園,日日與公主一起侍奉老母、教養兒女,下棋撫琴、會親訪友,過起了田舍翁的生活,好不快活。經過幾年的經營,季家已成為了泰興首富。一天季三韃子與公主在后花園陪老母散心,老太太感嘆,“常聽媳婦講京城如何繁華,皇宮如何壯麗,要是能親眼見見就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季三韃子是個孝子,當晚便和公主商量,定下計策,準備仿京城皇宮蓋個園子,讓老太太開開心。 他很快請來名匠,在泰興城擇風水寶地大興土木,仿皇宮建起了一座大宅子。完工后,便接老太太仔細游玩了幾天,滿足了老人家的心愿,不久老太太便去世了。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不知怎的仿建皇宮的事傳到了揚州太守的耳中。那太守曾被季三韃子彈劾過,對他懷恨在心,聽到此事,立刻密報京城。在京的老對頭們具本上奏皇帝,告季三韃子心存怨恨,私建皇宮,欲圖謀反。皇帝龍顏大怒,派欽差攜金牌來泰興徹查此事,一經查實就地殺頭滅族。 欽差還未出京,就有舊交將此信通報到了泰興。季三韃子按照預先準備,算準欽差到達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派工匠連夜在新宅子里塑造佛像。原來寺院格局和皇宮差不多,故改起來并不困難。他早就想好了這條退路,一來滿足母愿,二來為鄉里留下了一座大寺院,造福后代。不多日,佛像布置完畢,香爐案供均已齊備,各佛殿的匾額對聯都已掛上。季三韃子攜公主進內觀看,公主提出異議:“好是好,就是太新了,另外再請些和尚來也像!”季三韃子連聲說是,趕忙找知縣幫忙。那知縣平時受駙馬府恩惠頗多,此次私下里還有個小算盤,如果幫駙馬躲過一劫,自己日后前程還不是公主一句話!押下賭注,便對季三韃子言聽計從。第二天便貼出告示:為使縣城整潔,令百姓清掃屋舍,每戶以向衙門上繳10只蜘蛛為憑,違者重罰。三天內上繳了數千只蜘蛛。季三韃子取來,放入宅子各處結上蛛網,又命人灑上灰塵,鏟下部分油漆做舊。不久請來了住持、僧眾入住其內,以聲佛號、晨鐘暮鼓,過起了寺院生活。季三韃子親自命名為“慶云禪寺”。 數月后欽差到達泰興,實地一看,儼然一座寺院,殊勝一方佛國,還進去燒了香拜了佛。那欽差也與季三韃子無甚舊惡,只是皇命在身行此一回,臨行前皇后又派人交代要保全女兒一家,算了,還是查無實據的好。在泰興住了幾天,便回京復命了。皇帝一聽,查無實據,便要追究上奏者。京官們為自保,一股腦的把責任全推到了揚州太守身上,那太守報復不成,反落了個丟官罷職回鄉種田去了。 季三韃子從此平平安安終了一生,那座仿建的皇宮便成了有名的“慶云禪寺”,傳承至今。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