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5 12:00:52江蘇6個城市21條地鐵同建 喜迎城市軌交大時代
- 2020-06-15 11:59:22貴州多地現連續降雨極值 強降雨明天離開貴州
- 2020-06-15 11:51:24聚焦垃圾分類 南京人大召開立法協商會
- 2020-06-15 11:49:54四川喜德縣扶貧產品將入駐中小微企業檔案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 2020-06-15 11:47:36天津全面排查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人員并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
- 2020-06-15 11:43:20江蘇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 讓農民豐產又豐收
- 2020-06-15 11:40:11江蘇推薦41個線上培訓平臺 免費學技能獲證領補貼
- 2020-06-15 11:40:06貴州:孵化鄉村旅游產業 第二屆鄉村旅游創客大賽今起報名
- 2020-06-15 11:37:23江蘇迎入梅后首場強降雨 蘇北用水緊張局面得到緩解
- 2020-06-15 11:34:08江蘇打通堵點 用好退役軍人“人才庫”
- 2020-06-15 11:33:28北京確診病例涉及青島相關市場和人員核酸檢測情況公布 全為陰性
- 2020-06-15 11:29:00新列車運行圖7月實行 長三角首開“新絲綢之路”動臥
- 2020-06-15 11:27:51新疆首趟“穗新烏”中歐班列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
- 2020-06-15 11:25:48首屆浙江省民族鄉村振興“百村大會堂”在浙江衢州舉行
昨日,江蘇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所有隧道全部打通,順利“抵達”地鐵建設中的重要節點“洞通”。目前,江蘇6個城市的21條地鐵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 蘇州軌道交通集團介紹,蘇[詳細]
央廣網貴陽6月14日消息(記者孟海)貴州省氣象臺消息,今天(14日)午后及夜間,貴州省大部地區的強降雨減弱,但受今天上午在廣東陽江登陸的臺風“鸚鵡”外圍云系影響,14日后半夜到15日白天,貴州省東南部[詳細]
“生活垃圾分類事關南京千家萬戶。請您發揮密切聯系各界群眾的優勢,為即將審議通過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出修改意見,確保這部民生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6月10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聯合[詳細]
央廣網成都6月14日消息(記者劉濤)國家檔案局定點幫扶工作小組、四川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中小微企業檔案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喜德縣袁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6月11日通過視頻在線正式簽署協議,喜德縣扶[詳細]
央廣網天津6月14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近日,天津周邊地區連續發生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引起社會和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天津市第一時間下發《關于迅速開展有關排查工作的緊急通知》,從6月[詳細]
12日,江蘇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價格為標準品三等小麥每500克1 12元。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夏春勝介紹,今年江蘇夏糧又喜獲豐收,目前,夏糧收購工作從南到北陸續展開,收購量逐漸放大,已入庫量[詳細]
記者近日從省人社廳獲悉,經過近3個月的全社會征集、參考人社部目錄、專家遴選等程序,我省向社會推薦41家線上培訓平臺。勞動者可以免費在這些互聯網培訓平臺參加技能培訓,培訓合格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還[詳細]
央廣網貴陽6月14日消息(記者陳屹)6月14日,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共青團貴州省委在貴陽舉行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省第二屆鄉村旅游創客大賽將于6月至9月舉行,即日起開始報名。 貴州省文[詳細]
江蘇省淮河以南地區于6月9日起自南向北入梅,入梅時間較往年提前10天左右。12-14日,我省迎來入梅后首場強降雨;16-18日我省江淮地區還將遭遇第二場強降雨。省防指組織會商,加強預測預報,科學研判,強化調[詳細]
江蘇是駐軍大省、兵員大省。記者在多地采訪調查發現,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出現短期經營困難、崗位供給不足,給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帶來不小沖擊。危機中尋新機,全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動下沉,打通堵點,攻堅[詳細]
央廣網青島6月14日消息(記者王偉)近日,北京市豐臺區確診病例劉某某在青島活動情況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從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從6月12日晚開始,本市市區兩級疾控中心連夜對該病例在青島活動期間[詳細]
7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暨暑期運行圖,長三角鐵路計劃增開旅客列車38 5對。 本次調圖,長三角首開“新絲綢之路”概念動臥列車上海—蘭州西D310 1 D312 09次。該趟列車夕發朝至,[詳細]
霍爾果斯海關關員對班列進行監管(于文靜 攝) 央廣網霍爾果斯6月14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通訊員張玖一)13日18時,“穗新烏”中歐班列在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順利駛離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將在10天后[詳細]
央廣網衢州6月15日消息(記者李佳 曹文君 通訊員方捷)為探索“鄉村旅游帶動民族鄉村產業發展,促進民族鄉村文化復興,推動民族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培育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打響浙江民族鄉村品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