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21 10:39:19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非常時期特事特辦
- 2020-02-21 10:38:54姚王鎮:派駐員打分 助力企業有序復工
- 2020-02-21 10:38:01虹橋鎮:兩愛心企業捐贈90萬元助力疫情防控
- 2020-02-20 14:20:03市農產品加工園區:“一二三”工作法助推經濟平穩發展
- 2020-02-20 14:19:43城區工業園區:戰疫情抓生產 醫療器械企業有水快流
- 2020-02-20 14:19:07產業鏈上的“手牽手”
- 2020-02-20 14:18:38全市超千家企業按下生產“快進鍵”
- 2020-02-20 14:17:56市工信局:落實惠企政策 助力復工復產
- 2020-02-20 14:17:33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 2020-02-20 14:17:04新街鎮:垃圾日產日清 助力疫情防控
- 2020-02-20 14:15:57環衛部門:全方位消毒 筑牢公共區域防疫屏障
- 2020-02-19 11:15:02常泰長江大橋主橋鋼沉井夾壁混凝土澆筑開工
- 2020-02-19 11:14:34探訪:部分民生服務和生產性服務行業復工首日
- 2020-02-19 11:13:49虹橋工業園區:“智能制造”拉升企業復產率
(通訊員 朱立 記者 胡新芳)非常時期,除了醫護人員以外,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尊敬的單位和個人,感謝泰興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所有人員,幫助生產急救醫用箱包的企業辦理抵押登記。近日,高港居民顧女士在[詳細]
(記者 盧怡 通訊員 熊燕 呂正鑫)近日,姚王鎮按照八個必須、六個到位和安全可控的總體要求,指導幫助批準復工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并派駐服務專員深入企業,給企業打分,低于80分的企業立即停止復工[詳細]
(記者 黃帥 通訊員 孟嘉 孫紀剛)2月18日下午,虹橋鎮舉行愛心企業疫情防控捐贈儀式。江蘇宏大特種鋼機械廠有限公司和江蘇圣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分別向市慈善總會捐獻愛心資金60萬元和30萬元,定向用于疫[詳細]
(記者 胡新芳 通訊員 周信)2月19日上午,記者在位于農產品加工園區的龍洋木業公司內見到,車間生產秩序井然,園區派駐的駐廠員對照駐廠管理職責,嚴格落實八個必備、六個到位,做細做實疫情防控工作。 [詳細]
(記者 盧怡 李帥 通訊員 張志棟 朱鵬)2月19日上午,在位于城區工業園區的江蘇治宇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兩條生產線上的工人身穿防護服,正在熟練操作,一只只藍色的醫用口罩在工人手中生成。[詳細]
(記者 周冰)2月19日上午,當記者來到格林美(江蘇)鈷業股份有限公司時,企業員工正在給配置好的消毒液張貼使用說明,一會后,這些消毒液將免費送往泰興經濟開發區內需要的企業和單位。 疫情防控不僅僅[詳細]
(記者 周冰)經過嚴格的檢查登記,早上9點,來到江蘇泰隆集團時,1500多名工人已經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走進企業磨齒生產車間,工人戴著口罩,在各自流水生產線的不同工位上有序生產。為了減少人員密[詳細]
(記者 黃帥)口罩和消毒液有多少?如果買不到就反映給駐廠聯絡員,由鎮里幫忙解決。第一批申請復工人員有多少,在廠里吃午飯嗎?2月19日上午,市工信局聯合市衛生監督所來到古溪鎮,實地指導中小企業做好復[詳細]
(記者 張宏偉 姚翔 通訊員 張倫)2月19日,經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確認,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據了解,該出院病例女性,57歲,現居住在我市廣陵鎮聯吳村。1月31日因咳嗽收治于我市人民醫院進[詳細]
(特約記者 鞠連生 通訊員 繆金華 葉愛萍 丁國偉)近來,每日一大早,總有一群身著紅馬褂、佩戴口罩和防護手套的保潔員在新街的鄉村公路上來回忙碌,每兩人一組,清落葉、掃路面、運垃圾……一段流程過[詳細]
(記者 黃帥)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市市容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成立4個消毒小組,每天對城市公共區域及重點環衛設施開展2次全方位消毒,筑牢防疫屏障,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2月17日下午,記者在鼓樓北路[詳細]
(記者 張宏偉)2月18日下午,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主橋兩個鋼沉井夾壁混凝土澆筑同時開工。據介紹,此次為水下澆筑并首創采用上小下大的臺階式造型,每個沉井底面積相當于13個[詳細]
(記者 顧燦)前段時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商場關閉、餐飲店暫停營業,市民大多深居簡出,原本喧囂的城區一下子安靜了不少。從2月18日起,我市開始有序放開部分民生服務和生產性服務行業,放開首日現[詳細]
(記者 常斌 通訊員 孫紀剛 蘇文龍)經過入廠體溫測量、車間門口吹淋除塵,2月18日上午,記者走進江蘇華騁科技有限公司儀附貼片車間,只見整個全自動生產線上,3名戴著口罩的技術人員正在各自的設備旁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