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興黃橋鎮,有一座何氏宗祠,位于黃橋鎮珠巷街124號,坐北朝南,建筑面積950平方米。現存房38間,俱為明清建筑,規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內涵之豐富省內罕見。被譽為“江北第一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氏家范》的十條家規被制作成匾,懸掛在宗祠內的醒目位置。 《何氏家范》又名《家范條件十則》,由泰興黃橋何氏七世祖何濟所制定,《家范》里的十條“家規”為:孝父母、友兄弟、謹夫婦、敘長幼、敦善行、訓讀書、獎行誼、崇節儉、安生理、重塋祭。其中雖有一些封建倫理的內容,但大多內容今天看來仍然有益,對規范后人的行為道德很有作用。 黃橋何氏的優良家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2016年6月,《何氏家范》被收錄進入清華大學相關教案。 明清時代,泰興黃橋何氏便出了4名進士、10名舉人、30名貢生、300名秀才,且官場中人多狷介、正直、廉潔之士。這就一個家族、一個古鎮來說,是十分罕見的。現如今,何氏家族更是人才輩出,無論做官、治學、經商、務農皆為人所稱道。至于修橋、鋪路、賑災諸多義舉莫不踴躍爭先。先人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明遺產,是值得我們發揚和推廣的,這些在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中都很有參考價值。
何氏宗祠。
《人民日報》前總編邵華澤先生揮筆題詞“江北第一祠”匾懸掛正中。
何氏宗祠議事廳。 豸繡流芳, 豸繡指 監察、執法官,大概指向何氏宗祠的創建者 何斐,他的職務是御史。 廳堂正中一間,陳設紅木太師椅和茶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