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8月下旬,“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榜單新鮮出爐,泰興成為我市唯一連續7次蟬聯榜單的縣(市),綜合實力排名從第一屆的第75位上升到第50位。 泰興市委書記曹蘇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主要得益于這幾年一以貫之實施的“工業立市”戰略,特別是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大項目的竣工,為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近3年來,泰興每年實施1000萬元以上大項目150個左右,其中一半的項目當年實施、當年竣工、當年產生效益。 今年前8個月,已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147個,總投資67.8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總投資36.94億元;已有37個項目竣工投產,完成投資15.60億元,達產達效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8.57億元。 由于大項目的拉動作用,前7個月,泰興國稅開票銷售同比增長27.21%。 在生態與產業政策硬約束下取舍 “又好又快發展,好字在前!辈芴K民說,“我們抓大項目不是盲目地‘見大就抓’,而是堅持在生態與產業政策硬約束下進行取舍!苯衲6月,一位外國客商想投資1800萬美元在泰興精細化工園區上馬一個印染項目。環評時,專家組經過反復論證,認為該項目排出的廢水有多項污染物超標,且不符合沿江開發產業規劃。根據專家的意見,泰興方面果斷拒絕了這個項目。 泰興市委、市政府明確規定,不符合《國家產業指導目錄》和《泰興環境規劃》要求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環境影響評價不能通過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對有污染難治理或部分重復建設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對達不到投資強度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從源頭上遏制新污染源的產生,減少末端治污的高倍付出。 今年以來,泰興市累計拒絕環保不達標、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30多個,總投資近5億元。 非化工項目占一半以上 化工是泰興的支柱產業之一。一方面,泰興市狠抓化工企業的環保達標,鞏固化工企業對縣域經濟的貢獻份額。今年以來,已關閉重污染化工企業33家,有110家化工生產企業經過整頓達標;另一方面,注重引進機械、電子、造船等非化工項目,從根本上改善縣域經濟結構。在今年已實施的147個千萬元以上大項目中,非化工項目81個,投資額33.8億元,分別占項目總數和投資總額的55.10%、49.79%。 由臺商投資的數位手寫系統項目,總投資8400萬美元,是國家鼓勵的IT信息產業項目。目前,兩條生產線已安裝到位,一期工程順利竣工,第一批產品已下線出口到美國,明年產銷可達10億元人民幣。 由泰興宏大特鋼廠開發的球團鏈蓖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是國家倡導的節能環保新品,主要用于鋼鐵企業球團制造設備的更新換代。與傳統產品相比,能耗降低32%,二氧化硫及煙塵排放減少55%。項目總投資1.5億元,目前正在加緊實施。 此外,隨著森和船業、滬鑫船舶、港華船舶、寶泰造船等一批帶動力強、投資額都在9000萬元以上的船舶項目落戶,改寫了泰興沿江化工產業“一枝獨秀”的狀況,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以大項目培植大企業 “滿天星不如一輪月!碧┡d市經貿局分管項目開發的副局長焦正龍告訴記者,針對全市中小企業多、規模企業少的狀況,泰興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以大項目培植大企業的發展戰略,篩選出3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或利稅過千萬元)的骨干企業和50家銷售收入過5000萬元(或利稅過900萬元)的成長型企業重點培植,通過土地、資金、電力等生產要素的傾斜,鼓勵骨干企業和成長型企業開發大項目,實現大跨越。 焦正龍說,像新浦(泰興)化學有限公司,就是通過連續不斷的項目開發,迅速成長為國內外頗有影響的規模企業的。從2005年起,公司先后投資1.94億美元,新上15萬噸離子膜燒堿、5萬噸苯胺擴產項目、12萬千瓦自備電廠項目、VCM項目,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7.20億元、利稅4.10億元。今年又投入3300萬美元進行擴產改造,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6億元。目前,正在對投資9800萬美元的30萬噸苯乙烯項目進行論證,年底前組織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