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居住投資新動向:郊區房投資 租市區房生活
自住變投資 恐慌性購房助推房價高漲 小張只是當前樓市眾多購房者的一個縮影。在房價躥升,市場前景仍不明朗的現在,買房已不僅僅是一個滿足居住需求的經濟行為,其背后被賦予了保值增值甚至更多的投資意味。某知名網站曾做過一個網絡調查顯示,在有置業需求的年輕人當中,有高達92.5%的人表示買房是為了自住。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房價居高不下,許多初次置業者的目的已經開始出現偏移。 鏈家地產一位專業人士指出:“我們接觸的許多年輕人原本是買房用來自住的,對地段、商業配套的要求都非常高,但現在其中相當一部分都不再提這些,只要求價格便宜、未來能升值即可,即使是遠郊區的房子他們也能接受。投資的傾向非常明顯。” 尚未有房自住,就先買房投資——這一奇怪的現象在當下的樓市卻成為一種常態,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的則是樓市泡沫的不斷吹大。分析人士指出,面對高漲的房價,剛剛走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想在熱點地段置業有著現實的困難,只能把眼光投向了郊區。但是他們認為雖然這些地方地段較差,配套也不完善,但是隨著這些短板的補齊,其價值也將得到提升。而最重要的,是其在房價上漲過程中同樣能實現房產的增值。 在這樣一種心理作用下,我們看到了許多郊區項目的火速升溫。以北五環為例,該區域有的樓盤去年年末單價還只有8000多元,但是在大量投資者的追捧之下,其價格已快速達到16000多元,漲幅接近100%,而周邊樓盤也跟風調價,引發了區域普漲。 風險暗藏 專家建議投資需謹慎 專家指出,在經歷了一輪房價下跌后,對房價相當敏感的消費者會害怕房價再次上漲,而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很多消費者咬牙跳進購房行列,這就是恐慌性購房。這種恐慌又相互傳染,加劇了更多的恐慌,這就可以很好地解釋目前的“搶房”現象了。“實際上很多人都有這種擔心,擔心通脹會發生,擔心人民幣會貶值,因此希望通過購置商品房來對抗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然而卻對這一現象背后的危機視而不見。” “房價下行的風險仍然存在,而且在現在的市場中有被放大的可能。然而在房價上漲的時候,這種風險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從而為災難的到來埋下了伏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在采訪中表示。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示,“今年以來樓市成交量的放大,其中有部分人的通脹預期加快了其自住需求的實現。但他并不建議投資者盲目入市,因為未來應對通貨膨脹必然會收緊貨幣,利率水平會上升,另外,買房的周期成本大,變現難,以后還可能有房價下跌的風險,因此投資者應該量力而行。” 另一方面,根據世邦魏理仕等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目前北京房地產的平均租金回報率已經只有4%了,而且隨著房價的進一步提高,這一數據仍存在下降的可能。“當租金與房價的剪刀差過大時,投資者就可能開始離場。也為后續房地產投資者敲響了警鐘。”(文 衛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