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概況】 2008年交通系統完成營業收入2.39億元,完成服務業增加值10 600萬元,完成服務業項目投入2 780萬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入2.91億元,其中,東北環繞城公路完成投資13 000萬元,泰興立交橋完成投資5 500萬元,延令路西延中段工程完成投資1 200萬元,農村公路共完成投資8 800萬元,其中跨年度續建工程完成投資2 250萬元,市道道路和橋梁改造工程完成投資2 200萬元,通村四級路建設完成投資3 700萬元,農村安保工程完成投資650萬元。在加強道路建設的同時,共實施道路綠化總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40萬元。新客運總站在完成修建詳規、建筑圖設計、圍墻施工、圖紙審查等工作后,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施工和監理單位,于5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共完成投資2 500萬元。在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認真編制了總里程達717千米的農村公路鄉道公路網規劃并上報審批,申報里程居泰州之首。省干線公路好路率92%,縣道MQI(路況評定系統)77.7%,優良率64.7%,改造干線公路危橋1座。全年累計客流量477.86萬人,旅客周轉量63 916.92萬人/千米,貨運量425.48萬噸,貨物周轉量34 038萬噸/千米,港口吞吐量420萬噸,新增營運客車27輛926座,新增營運貨車452輛1 910噸。全年共查處“黑車”163輛次,檢查超限運輸車輛16輛,查糾各類運輸違章1 016起,處罰正確率達100%,查處各類路政違法案件67起。運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截至年底,曲霞、元竹、長生、橫垛4個汽車站通過上級驗收并投入運營,新街、孔橋兩站完成站房建設,驗收后即可投入營運,姚王客運站獲得立項批復。組織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回頭看”,符合通車條件的行政村通達率達100%;繼續推進客運班車公司化經營改造工作,南通和溧陽兩條班線8輛班車順利改造到位;扎實開展“江蘇快客”品牌創建,南京、蘇州、無錫、揚州、昆山、上海6條客運班線27輛客車通過“江蘇快客”服務品牌認定;大力發展公交事業,開辟18路公交線路,新購40輛無人售票車投入運營;全面完成城區公交站亭的更新改造;繼續在公交、出租行業開展“星級企業”、“星級車”創爭活動,出臺《泰興市出租、城市公共交通客運企業質量信譽考核辦法》,做好公交、出租及農交車輛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建立全市危險貨物運輸企業應急報告網絡,加強危運市場管理;全面實施維修公示制度,繼續深化維修信譽等級評定活動,全市有3家企業獲江蘇省AAA級、6家獲AA級、4家獲A級維修信譽企業稱號;強化駕培市場管理,市汽車駕駛員培訓中心被評為AAA級駕培企業。水上交通暢通有序,全年未發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航道堵塞事故,上航檢查4 616人次, 巡航44 742千米,檢查船舶15 785艘次,糾正違章1 918艘次,打撈清除航道暗樁22根,航道清掃390千米,清除障礙物1處40噸,航道疏竣土方50 489.6立方米,疏竣航道里程1 950米,修復損毀駁岸41米,“12395”應急反應63次,救助船舶28艘次,人員16人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15萬元。船檢質量穩步提高,全年共檢驗船舶218艘次29 456噸18 095千瓦。積極推進“平安交通”創建,系統內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責任事故,無火災爆炸事故,無中毒事故及其它社會影響較大的事故,未發生職工因工死亡或重傷事故。依法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嚴格執行一般程序案件24小時移交制度和首查不罰制、輕微違章不罰制、超時默認制,稽查計劃申報制,全年未發生行政訴訟敗訴和行政復議被撤銷案件。 【東北環繞城公路(336省道改線段)工程】 東北環繞城公路(336省道改線段)工程于2007年12月底開工建設。該工程全長4.8千米,其中北二環東延段長1.8千米,寬84米,東三環北延段長3千米,總寬60米,全線雙向六車道兩塊板型式,新建中小橋梁4座,立交橋1座,拆遷房屋約2.5萬平方米,征地30公頃,建設總投資約2億元,其中征地、拆遷投資約5 000萬元,道路投資約9 000萬元,立交橋投資約6 000萬元。截至2008年底,道路主體工程竣工,全線標牌、標線以及分隔帶綠化填土基本完成,完成道路前期征拆及工程建設投資約1.3億元。 【改善農村交通條件】 2008年,泰興市6條跨年度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續建工程主體基本竣工,分別為黃橋通站西路、河失輝煌路、七圩界河路、蔣華通江公路、洋思港至靖江交界段江堤路和廣陵長勝橋接線工程;新建、改建市道6條15千米,同步改建20座橋梁全部建成通車;完成通居民集中居住點四級路建設139條183千米,實施8千米的農村公路市道大路修工程。同時,全市投入650萬元對800千米的通村四級路設置了安全標志牌和警示樁。在確保農村公路順利建設的同時,加快城鄉交通一體化步伐,市交通局組織客運班車通達“回頭看”活動,提高通達工程的廣度和深度,符合通車條件的行政村通達率達100%,農村交通條件大幅改善,群眾出行便捷暢通。 【市新汽車客運總站奠基開工】 5月6日,泰興市新汽車客運總站舉行開工儀式。新客運站位于北二環與濟川北路交界之東北角,建成后可日發送旅客1.3萬人次,1 100個客運班次,共設20個售票窗口,32個檢票口,36個發車位,停車場可供300輛大巴客車停放,是集長途、農交、公交、出租、車輛維修、商貿、餐飲為一體的多功能公路客運中心。 【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段驗收合格率達4個100%】 3月11日,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段召開交工驗收會,經過實地驗收、臺賬資料查詢、公路路基、路面、橋梁砼強度、鉆孔樁無破損驗收合格率均達到100%,道路主體及交通工程質量各項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收費站和泰常公路七圩收費站新站同時開征】 3月13日,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收費站和泰常公路七圩收費站新站同時開征車輛通行費,這標志著沿江高等級公路正式實現通車。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收費站和泰常公路七圩收費站新站是泰興市根據《公路法》要求,研究確定并報省政府批準的重點項目。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段北接高港永安洲,與建設中的泰州長江大橋相連。2007年,市政府向省政府請示在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段新建收費站。2007年10月,省政府蘇政復[2007]56號文《關于同意設置沿江高等級公路泰興收費站、遷移泰常公路七圩收費站站址的批復》正式批準這2個項目。 【全市131個新公交站臺(牌)投入使用】 9月底,泰興市131個新公交站臺(牌)全部投入使用。該市城區原有公交站臺(牌)30多個,建于2001年。2008年,泰興市啟動新一輪城市改造工程,新區及老城區部分路段70個站臺和61個站牌的新建改造列在其中,其設計方案通過公開征集意見,市民參與投票選擇確定。 【交通運輸綜合信息監控中心投入使用】 6月,泰興市交通運輸綜合信息監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該中心依托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110實現資源共享,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對全市300多輛危險品運輸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具備遠程監控、對講指揮和安全報警等功能。 【泰興市7個路政中隊掛牌成立】 10月15日,泰興市泰興、黃橋、蔣華、宣堡、曲霞、過船、古溪7個交通管理所分別舉行路政中隊揭牌儀式。路政中隊依托交通管理所,掛牌后,全面履行轄區內鄉村道路的路政管理、路政許可等工作職能,協助做好轄區內縣道的路政工作,這標志著全市農村公路管理步入規范化、法制化道路。 【春運工作圓滿完成】 為期40天(1月23日至3月2日)的春運中,泰興市客流量達229.8萬人次,其中發送旅客105.6萬人次,同比增長2.1%,發送客運班車55 515輛次,較好地實現了“安全、有序、方便、快捷”的春運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