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07 09:04:49創新舉措!他們,“e呼百應”~
- 2023-07-07 08:53:25泰州以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載體為抓手,提升服務保障民生能力
- 2023-07-07 08:52:28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筑牢利益鏈——興化市挑起農業全產業鏈“金扁擔”
- 2023-07-07 08:50:33老樓加梯,我市民辦實事時間過半任務也過半
- 2023-07-05 21:42:19“世界第一高”在靖江建成投運
- 2023-07-05 21:41:22“信用就醫”上線,泰州市民可“先診療,后付費”
- 2023-07-05 21:39:25以畫為媒,這位興化青年把家鄉描繪得繽紛多彩
- 2023-07-05 08:37:28激活數據價值,讓數字化成為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2023-07-05 08:36:36我市上半年技術進出口金額增34.20%,大健康產業表現突出
- 2023-07-05 08:35:53“夜泰美·鳳城往事”復古市集嗨翻夏夜
- 2023-07-05 08:34:38泰興市以綠色打底繪就生態宜居新圖景
- 2023-07-03 20:54:01泰興:“理上心來”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
- 2023-07-03 20:53:07泰州海陵:用心種出“放心菜” 繪就鄉村好“豐”景
- 2023-07-03 20:50:53“研發孵化在市外、產業轉化在本地”泰州市離岸創新中心已達14家
6月19日,泰州持續強降雨,導致城區多處低洼地段積水嚴重,許多網友通過微博、朋友圈、微信群、抖音反映積水情況。 “e呼百應”同心助力社會治理工作室第一時間將網友反映的情況通報市住[詳細]
泰州市以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載體為抓手,聚焦困難群體急難愁盼,打通服務群眾就業創業“最后一米”,提升服務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精準選[詳細]
今年以來,農業大市江蘇興化亮點紛呈:大閘蟹、小龍蝦雙雙“出圈”,前者“受邀”進京品牌推介,后者“登上”中國(國際)小龍蝦產業大會;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脫水蔬菜)成功通過商務部考核[詳細]
讓更多小區居民享受“一鍵便利”,新增老樓加裝電梯100部是泰州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截至6月底,今年泰州市已新增投入使用老樓加梯52部,另有55部正在施工中,174部已辦理前期手續,預計全年[詳細]
7月2日,國內規模最大的超高壓跨江輸變電工程——泰州鳳城至無錫梅里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建成投運,預計最大年送電量超260億度,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一年用電量,將為長三角地區電力供應提供堅[詳細]
泰州市積極探索“先診療,后付費”的就診模式,近日,泰州市醫療和金融機構攜手開發的“信用就醫”成功上線。 “信用就醫”是泰州市落實國家“互聯網+醫療健康”戰略要求[詳細]
初見解善彪,黝黑皮膚、扎著辮子,略顯沉默寡言。而當談到農民畫時,他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農民畫給家鄉帶來了美感和改變,我愿意用手中的畫筆,傳承好這項非遺技藝,把家鄉描繪得繽紛多彩[詳細]
記者從日前舉辦的2023年度公共數據匯聚治理攻堅行動培訓活動上獲悉,泰州市將開展公共數據匯聚治理攻堅行動,全面提升公共數據供給質量,全面支撐全市數智賦能行動各領域場景應用。[詳細]
記者從泰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備案技術進出口合同11份,備案金額981 96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57 14%、34 20%,均創近三年來新高。 技術進出口[詳細]
近日,“夜泰美·鳳城往事”沉浸式復古市集在泰州市區老街北廣場火熱開啟,帶市民穿越到20世紀80、90年代,感受鳳城舊時光。 市集現場有20多家舊物攤,涵蓋文創、手作、[詳細]
仲夏時節,漫步在泰興市濱江鎮新星村生態濕地小游園,碧葉連片、粉荷初上,清澈見底的河水里,青蛙與魚兒交錯共舞,茂密的樹林,也成為鳥兒的天堂。“這里原先是塊雜草叢生的廢溝塘,我們因地制[詳細]
江蘇省泰興市打造“理上心來”理論宣講品牌,推出“打鼓說唱新思想”理論宣講新模式,讓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與基層群眾“零距離”。 建強“三支隊伍”,激發內生活力[詳細]
泰州市海陵區積極推廣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的種植生產,注重龍頭企業的培育,建立了從土壤維護到育苗、防蟲、采摘、加工、配送的有機食材全產業鏈控制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詳細]
近日,泰州姜堰-深圳離岸創新中心在清控科創(深圳)產業育成中心揭牌。該離岸創新中心由泰州市姜堰區與清華大學共同建設,將圍繞大健康、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嫁接大灣區的高端創新資源,推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