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1 20:36:35泰州海陵:農村路網由“通”到“暢”,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
- 2024-01-21 12:59:41靖江:耕地“進出平衡” 確保良田“糧”用
- 2024-01-21 12:58:21泰州海陵:守好歲末安全關,筑牢防線迎新春
- 2024-01-19 21:42:53靖江:引項目+優調度,港口貨物吞吐量全線“飄紅”
- 2024-01-19 21:41:32泰州海陵:加速企業“智慧”轉型,搶跑創新發展“新賽道”
- 2024-01-19 21:40:14泰興:農田+生態+產業 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
- 2024-01-19 21:38:25興化:“鄉”米變“香”米 解鎖村集體經濟“增收密碼”
- 2024-01-18 20:28:36朱立凡參加姜堰區代表團審議
- 2024-01-18 20:26:38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 2024-01-18 20:25:00泰興:精細化治理,讓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 2024-01-18 20:12:01泰州海陵:建好安置房,筑起“安居夢”
- 2024-01-18 20:10:36泰州姜堰:持續深化“雙減”工作,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 2024-01-17 17:38:03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各代表團召集人會議
- 2024-01-17 17:33:47泰州:錨定長三角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目標,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盡管天氣寒冷,但泰州市海陵區華港鎮華雙線道路施工現場卻熱度不減。打樁機正在夯實路邊安全護欄的立柱,為接下來的波形護欄板安裝做準備。2023年,泰州市海陵區緊緊圍繞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區)總目標,[詳細]
年終歲末,江蘇省靖江市耕地進出平衡交出了一組喜人數據:2023年度耕地轉出133 63畝,耕地轉進4375 82畝,凈增加耕地4242 19畝,集中連片的優先復墾為水田,實現了耕地轉進質、量雙提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詳細]
龍年春節將近,為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轄區居民過上一個平安祥和的新春佳節,泰州市海陵區采取白+黑工作模式,守好歲末安全關。所轄街鎮各網格充分協調各方資源、不斷擴充網格力量,聯合在[詳細]
近日,來自秦皇島的鼎鑫109散貨輪,順利靠泊靖江港揚子江港務碼頭1號泊位,在這艘吃水深11 5米的7 5萬噸巨輪一側,是正在加緊卸載的錦德3號散貨輪。連日來,揚子江港務碼頭車來船往,24小時吞吐量超12萬噸,生[詳細]
近日,2023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名單公布,泰州市海陵區的5家企業車間榜上有名。 此次入選的5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涵蓋了傳統制造業的可視化冰箱智能生產車間、干法再生鋼桶智能制造車間、特種合金焊[詳細]
嶄新的泵站拔地而起,硬質渠道蜿蜒伸向田塊深處,一處處圓涵連接田間道路……近日,經過4個多月的建設,泰興市河失鎮1000畝高標準農田全面竣工,F在把這個渠道水利建設搞好,抽水不用愁了,大概[詳細]
我們村剛剛收上來的南粳9108水稻新米口感相當好,目前打電話要貨的多。近日,在興化市一家機關單位食堂門口,忙著卸貨的興化市周莊鎮周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玉紅喜滋滋地說。 周北村水稻種植以散戶[詳細]
1月17日下午,市委書記朱立凡參加姜堰區代表團審議,與代表們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他強調,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姜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詳細]
1月17日上午,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在中國醫藥城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市委書記朱立凡出席會議,市長萬聞華作政府工作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余松主持會議。本次會議應到代表435名,實到代表396名,符合法定人數[詳細]
每天來這里購物、餐飲、鍛煉、文化休閑、親子教培、散步遛娃的居民絡繹不絕。一到夜晚,更是熱鬧非凡。家住泰興市延令街道潤泰社區的焦女士說起家門口的幸福,話語間滿是喜悅和自豪,她說:之前這巷口,車輛亂[詳細]
安置房建設事關民生福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2023年以來,泰州市海陵區大力推進安置區建設,筑起老百姓的幸福安居夢,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走進市區江州北路東側、森園路南側的三森二號安置區建[詳細]
近日,泰州市姜堰區校外培訓機構網格化治理提質增效項目入選全國雙減優秀案例,為全省的2個優秀案例之一。 雙減工作開展以來,姜堰區充分集聚社會力量,積極探索實踐校外培訓機構社區網格化監管工作機制,[詳細]
1月16日下午,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各代表團召集人會議。市委書記朱立凡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余松主持會議。朱立凡、萬聞華、張余松、梁三元、陳明冠、鄒祥鳳、臧大存、張育林、沈明剛、李衛國在[詳細]
交通運輸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具有先行發展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牽引著各地的發展方向。 泰州位于江蘇地理中心、長三角中軸,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自古有水陸要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