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6-26 07:40:56戴仁泉調研農村鄉風文明工作
- 2008-06-26 07:32:50質監局“開門”審理一假冒商標案
- 2008-06-26 07:31:51我市開展“6•25土地日”送法下鄉活動
- 2008-06-26 07:30:36張橋國土所“土地日”宣傳別具一格
- 2008-06-26 07:28:55龍溢端子:擴產不增地 6年利稅增長40倍
- 2008-06-26 07:28:02市經濟開發區:科學規劃 控增結合 集約用地
- 2008-06-26 07:25:59《鮮紅的黨旗》專欄之六——王啟斌:醫乃仁術 仁者愛人
- 2008-06-26 07:23:35土窯變輪窯 全市每年節約用地400畝
- 2008-06-26 07:21:11橋洞人家——十三年的困境(中)
- 2008-06-26 07:17:53占補平衡 今年泰興新增耕地3256畝
- 2008-06-25 19:57:57最“牛”的戶外廣告
- 2008-06-25 07:52:38學習義工樂于奉獻 張兆江書記作出批示
- 2008-06-25 07:52:38張兆江接待美國卡萬塔亞太地區總裁羅艾德
- 2008-06-25 07:47:32李仁國等督查蔣華片經濟工作 要求確保“雙過半”
6月24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戴仁泉來到新農村建設的聯系點張橋鎮西橋村,調研農村鄉風文明工作。 張橋鎮西橋村曾經是一個貧困村。在村班子和全體村民的努力下,該村堅持農業結構調...[詳細]
6月24日下午,市質監局“開門”審理一起假冒商標行政處罰案件。某鄉鎮一大米銷售點在大米外包裝上,使用根本不存在的廠名、廠址。這次“開門審案”由市紀委牽頭,審案時還聘請了市人大、...[詳細]
(記者 孫紀剛 通訊員 封君)6月25日上午,市國土局同時在蔣華、河失、宣堡、古溪四鄉鎮開展“6•25土地日”送法下鄉活動,并在現場接受群眾咨詢。市國土局副局長徐益群認為,這次...[詳細]
(記者 葉余華 封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是當務之急”,“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破解的重要課題”…… 6月25日,張橋...[詳細]
我市各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現有土地的存量盤活。泰興龍溢端子有限公司6年來在不增加一寸土地的情況下,銷售擴大了12倍,利稅增長了40倍,成為節約用動的先進典型。 6月24日...[詳細]
泰興市經濟開發區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近年來,開發區立足依靠科學規劃、控制用地指標和自我挖潛相結合,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節約土地雙贏的目標。 記者6月24日在市經濟開發區看...[詳細]
(記者 孫紀剛)6月24日下午,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心胸外科主任王啟斌又和往常一樣,來到十病區的每一個病房里仔細查看病人手術后的恢復情況。 住在11床的張志生已經61歲,患有高位...[詳細]
過去,土窯是毀壞耕地的老大難問題。現在,我市對所有土立窯依法取締以后,合理布點輪窯,既保證了全市磚瓦供應,也節省了大量土地。 河失鎮境內原有土立窯18張,按照一座窯占地5畝來...[詳細]
棲身在橋洞下的高德林一家人,13年來沒有用過電沒有用過自來水,是什么遭遇讓他們如此窘迫? 高德林年輕的時候當過兵,1970年復員回鄉。老家新街鎮錢南村的兩間草坯房在一次臺風里倒...[詳細]
近年來,我市各地堅持開源和節流并重,復墾開發、挖潛盤存,土地節約集約工作扎實有效。全市今年新增耕地3256畝。 6月24日,溪橋鎮諸馬村的村干部邀請國土工作人員一起商量土地使用計...[詳細]
(記者 孫紀剛)在一些動物園里,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騎著馬或駱駝拍照留念的情景。6月25日中午,泰興市河失鎮司馬村村民燕宏為了給他即將到泰興公園落戶的駱駝造勢,竟然把駱駝拉到了新區...[詳細]
6月23晚,《泰興新聞》播出了《新聞特寫:鼓樓廣場來了支美麗義工隊》。市委書記張兆江觀看后,就學習義工、樂于奉獻作出重要批示。 6月23晚泰興電視新聞播出的丹陽荊勇偉和我市肖玉...[詳細]
6月23日晚上,市委書記張兆江接待了美國卡萬塔公司亞太地區總裁羅艾德一行,就合作實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行了商談。市領導孫云、田之本、吳斌參加。 張兆江首先介紹了我市的概況。他...[詳細]
6月23下午,市領導李仁國、劉榮華、朱從云督查了蔣華片三個鄉鎮的經濟發展情況,要求三個鄉鎮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 泰興鎮、蔣華鎮、七圩鎮主要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工業經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