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服務 辦實事丨市商務局:政企聯動,激發消費新活力
編者按: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爭口碑”是今年我市組織市級機關部門(單位)開展“五爭”競比活動的重要內容,至目前,今年確定的30件“爭口碑”實事項目進展怎樣?成效如何?市黨政督查室(效能辦)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專欄《優服務 辦實事》,跟蹤實事項目進展情況。本期聚焦——市商務局:開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 “這里的蔬菜、水果和海鮮都很新鮮,寶寶比較喜歡吃多寶魚,我經常來買。”適逢周末,市民陳娟來到盒馬鮮生選購食材。店內匯集新鮮水果、優質海鮮和進口零食,精準滿足了市民對生鮮食材、便捷服務與場景體驗的多元化需求。市商務局推動吾悅等商業綜合體招引煲仔皇、朱光玉等10余家首店品牌,上半年商超客流同比上升26%、銷售同比上升19%,其中盒馬鮮生開店僅半年,累計銷售額突破6500萬元。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為落實國家及省市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部署,破解我市“消費品牌同質化、優質供給不足”問題,推動消費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型,市商務局實施“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持續挖掘特色首店,引進全國標桿品牌,滿足多元需求。搶抓常泰長江大橋通車及“蘇超”流量,催生泰興“早茶經濟”“紅色經濟”。 截至目前,促消費活動已累計發放十輪消費券,總金額800萬元,惠及市民超5.6萬人,汽車補貼申請1450輛,市外消費者購買占比超70%,為我市帶來1.05億元汽車銷售增量;早茶企業同比增長116%,接待市外游客超30萬人次;黃橋紅色古鎮累計接待市外游客60萬人次,實現營收超550萬元,有效聚人氣、增活力、促消費,活動帶動消費超1.9億元。 鼓勵海納星地等超市對標“胖東來”進行服務升級,引入智能導購、數字貨架等技術優化購物體驗,加強電商運營,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下單”一體化服務。通過打造“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創意市集”等新場景,推動商業綜合體個性化發展,滿足群眾品質化消費需求,實現“企業增效、群眾受益”的雙贏。 “市商務局將繼續深化開展‘泰實惠 興消費’活動,招引首店品牌,提升泰興消費層級。通過‘政策賦能、政企聯動、惠民讓利’措施,滿足市民的生活、文體、旅游等多樣化消費需求,全面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構建多元化消費體系,為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捷和優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內生動能。”市商務局局長張鋒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