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結合”破秸稈處理難題 鄉村振興添靚麗風景
2025-10-1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金秋農忙時節,秸稈處理曾是不少村居的“老大難” 問題。如今,我市部分村居的基層干部群眾探索 “疏堵結合” 新路徑,不僅破解秸稈處理難題,更讓秸稈變廢為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靚麗風景。 10月10日上午,古溪鎮鯤鵬羊場內,養殖戶顧小強正用自制秸稈顆粒飼料喂羊。這批飼料由秸稈粉碎后,與玉米、豆粕、米糠等精料按比例混合加工而成,大幅提高秸稈利用率。在相同養殖周期內,山羊出欄重量從原來的40公斤提升至60公斤。“經過加工后,飼料成本降低了,羊的膘情更好,賣價也更高。”顧小強說。 周莊村是傳統農業村,每年秋收季,花生、玉米、山芋、黃豆等作物收獲后,大量蔓藤秸稈曾是“燙手山芋”。如今,鯤鵬羊場成了全村秸稈的“終點站”——村民將秸稈統一運送至羊場,每噸可獲5至10元收入,既解決秸稈堆放難題,又增添額外收益。“現在秸稈能再利用,運到羊場做青儲,對村里環境整治、人居環境提升幫助很大。”古溪鎮周莊村黨總支副書記周曉燕表示。 濟川街道向陽村則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動員,深入推進秸稈清理。線上通過微信群、朋友圈轉發,線下入戶講解,向村民宣傳人居環境整治要求,動員大家清理自家地頭、房前屋后的散落秸稈、雜草及生活垃圾;同時調配機械與車輛,對秸稈進行集中清運。截至目前,全村已出動人工60余人次、車輛15余臺次,清理“五邊”秸稈30余處。“我們共商制定網格分工清單、河道管護問題清單、問題銷號清單,一般問題及時解決,重點問題兩三天內處理。我們還邀請法律顧問、老干部、老黨員參與普法宣傳,爭取群眾理解支持。”濟川街道向陽村第一書記陳春紅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