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服務 辦實事丨市民政局:“一證一書”打通社會救助快車道
編者按: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爭口碑”是今年我市組織市級機關部門(單位)開展“五爭”競比活動的重要內容,旨在引導激勵市級機關部門(單位)聚焦群眾所需、企業所求、基層所盼,主動實施“優服務、辦實事”項目,用實干實效贏得好口碑,前期已在泰興融媒體發布30件。為推動項目實施、展現項目成效,市黨政督查室(效能辦)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專欄《優服務 辦實事》,錨定實事項目,看主辦單位如何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本期聚焦——市民政局:優化社會救助申請全流程項目。 “感謝你們上門為我辦理低保申請手續,我的生活有了穩定的保障,非常感謝你們!”珊瑚鎮徐大爺常年獨居,出嫁的女兒每個月支付的贍養費難以維持其正常生活。珊瑚鎮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走訪中了解到徐大爺的情況后,上門為老人辦理了低保申請手續,并根據低保操作規程,很快完成了審核工作,徐大爺次月就享受到了低保待遇。 以往,群眾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基本生活救助時,需準備居住證明、家庭成員工作情況、社保繳納情況等多份材料,還要在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及市級多個相關部門間來回奔波,不僅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也讓工作人員陷入“開證明”的繁瑣事務中。為切實解決“證明多、程序繁”這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民政局通過“一證一書”改革,借助數據共享,不斷優化社會救助申請全流程。 簡化申請辦理流程 困難群眾申請基本生活救助時,僅需提交居民身份證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即可完成初步申請。 打通信息共享流程 充分依托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進行自動比對核查,生成詳實的《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報告》,核對報告中有反饋信息且申請家庭沒有異議的,相關部門無需再為群眾出具相關證明。 聚焦服務優化流程 多渠道宣傳,讓群眾全面知曉申請方式;加強經辦人員培訓,推動基層工作重心從“開證明”轉向“核情況”“做服務”。 社會救助申請流程簡化后,群眾申請低保等救助從提交材料到完成審核的時間較以往縮短一半以上。截至目前,已有544名符合條件的申請對象被納入低收入人口救助保障范圍。相關部門為社會救助申請事項出具各類證明材料的次數減少一半以上,基層干部減負成效明顯。 “通過簡化申請流程和信息數據共享,我們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帶給群眾,基層干部也能騰出雙手去做更有溫度的服務。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打通更多部門的數據接口,把尚未覆蓋到的家庭經濟狀況相關信息整合進來,讓救助識別更精準,不斷提升社會救助服務的溫度、速度與精準度,讓惠民政策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群眾。”市民政局局長黃杜鵑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