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 |【樂享國慶“大餐”·文化】戲曲雅韻繞鳳城,泰州雙節文化菜單“色香味”俱全
“孩子們,你們知道中國領土的最西端是哪里嗎?”“我知道,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10月1日下午,一場“一點都不能少”非遺青花地圖制作活動在泰州市博物館舉辦,20余名孩子一起學習中國地理知識,親手用青花瓷繪制中國地圖,在實踐互動中感受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 品戲曲、賞展覽、體驗非遺……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泰州為市民游客精心準備了一份涵蓋千項活動的“文化盛宴”,讓整座城市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與節日歡愉。 戲曲雅韻,梅郎故里好戲連臺 作為“梅郎故里”,戲曲無疑是泰州雙節期間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2025泰州梅蘭芳藝術節于9月29日晚盛大啟幕,將持續舉辦至10月25日。本屆藝術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城市戲曲匯、人文三水文旅融合體驗之旅、第六屆海內外京劇梅派票友展演、第十七屆高校京劇票友會、“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泰有戲”小劇場優秀劇目展演等多項精彩活動。
雙節期間,戲曲演出氛圍格外熱烈。10月1日下午,梅蘭芳紀念館內一場“國粹傳承”京劇票友演出免費上演,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欣賞。從姜堰專程趕來的張先生感慨道:“特意帶父母來感受,在這樣充滿人文底蘊的地方聽戲,體驗確實與眾不同。”
多項戲曲活動同步開展:第十七屆高校京劇票友會在泰州學院唱響,匯聚全國青年才俊,為傳統藝術注入青春活力;梅蘭芳紀念館推出多場惠民演出,以鄉音鄉韻致敬大師經典;從市區文峰大世界的京劇專場,到靖江斜橋鎮的“錫韻流芳”戲曲專場,好戲遍布城鄉,讓市民在家門口過足戲癮。
文博研學,沉浸體驗觸摸歷史 假日期間,泰州市博物館成為文化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大漢儒宗——董仲舒儒學文化專題展”和“偷得浮生半日閑——古代文人生活藝術展”吸引眾多觀眾,館方精心策劃的“我們的節日·雙節”系列主題活動,將藝術、非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市民搭建起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平臺。
在“一點都不能少”非遺青花地圖制作活動現場,學生家長王女士深有感觸:“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國慶帶孩子來,不只是玩,更是一堂生動的融合課。孩子們既鞏固了地理知識,了解祖國山河的遼闊,又在親手繪制青花地圖的過程中,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和‘一點都不能少’的深刻含義。”
各類研學活動同樣備受青睞。學政試院推出的“穿越科舉”研學體驗,讓孩子們穿戴傳統服飾,體驗跨龍門、進考棚、拜孔子等環節;江蘇鹽稅博物館的“鹽藝工坊”則讓孩子們親手制作鹽畫,學習古法鹽包制作工藝。這些沉浸式項目,讓傳統文化在互動體驗中煥發新生。 觀影熱潮,多元影片滿足需求 國慶檔影片在泰州掀起觀影熱潮,市區多家影院人氣火爆。《志愿軍:浴血和平》《刺殺小說家2》《731》《三國的星空第一部》《豬豬俠·一只老豬的逆襲》《畢證明的證明》等題材各異的影片,滿足了不同年齡段觀眾的觀影需求。
“這個假期的電影選擇很豐富,”在萬達影城取票的市民張先生表示,“我買了《志愿軍》的票,準備全家一起來看。這種主旋律影片很適合在國慶期間觀看,既能娛樂,又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幸福藍海國際影城泰州茂業店值班經理介紹,國慶期間觀影人次較平日顯著提升。“下午和晚上黃金時段的上座率都很高,我們增加了排片場次,增派工作人員,確保觀眾有更好的觀影體驗。特別是《志愿軍》和《731》這樣的主旋律大片,很受觀眾歡迎。”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等場館推出的紅色電影展播也吸引了不少觀眾,與商業影院形成多元互補的電影文化市場,共同營造了節日期間濃厚的文化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