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銷合作總社:解鎖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密鑰”
“好在有供銷合作總社‘銀擔供’的政策幫助,200萬元貸款很快就下來了,而且還有貼息政策,可算解決了我的大麻煩。”日前,市金桂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桂明在收到好消息后,緊鎖半個多月的眉頭終于舒展開。 金桂合作社糧食種植面積達2000畝,同時經營糧食收購、精米加工等業務。因今年糧食價格相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劉桂明決定將糧食暫存倉庫。同時,精米銷售價格也沒有達到預期,合作社資金周轉出現缺口。正當劉桂明發愁之際,市供銷合作總社的“銀擔供”猶如雪中送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為深化為農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市供銷合作總社依托社屬企業泰興市惠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組建多支專業服務小隊,主動下沉一線,深入各鎮街、村居,基于前期摸排的農戶實際需求,創新服務模式,重點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擔保服務,每年融資額均超千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業經營主體融資貴、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 今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總社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持科技賦能、推進產業延鏈、全面釋放活力,進一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供銷動能。 一片田,如何產出更多糧?答案在于科技賦能。市供銷合作總社因地制宜,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田,從選種、農藥化肥配方、農機作業標準、田間診斷指標、收割標準等多個維度,全面開展優質作物示范生產、降本增收。依托精準農業技術賦能,土地資源實現高效集約利用;智能監測系統動態調控水肥,保障作物生長環境始終處于最優區間;生態化種植模式同步維護土壤健康,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同時,實施“數字供銷”建設工程,運用“泰農服”、綠色農資智慧運營平臺,整合各類農業資訊和政策信息,幫助撮合農資供應、農機植保、倉儲物流、農產品購銷、農業金融等服務。 當農業不再簡單拘泥于“春種秋收”的定律,向著加工、品牌、旅游等多領域延伸觸角的時候,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民增收便不再是夢。市供銷合作總社高質量打造江蘇供銷農產品直供基地,開展蔬菜產銷專業服務,基地集農產品檢測、冷鏈物流、農產品精包裝、助農直播于一體,“農業增值”正由紙面走向現實。目前,基地已與60多家種植戶簽訂生產訂單,可提供20多種新鮮蔬菜用于定制,訂單農業覆蓋率達40%,帶動周邊1500多名村民就業,人均月增收近20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