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陽光玫瑰”價格大跳水 葡萄豐產帶來“甜蜜煩惱”
初秋時節,葡萄迎來豐收。在我市多個葡萄種植基地,串串飽滿的“陽光玫瑰”掛滿枝頭,然而豐收的喜悅卻被低價的市場現實蒙上了一層陰影。曾經每斤售價數十元的高端葡萄品種,如今批發價跌至兩三塊錢,不少果農面臨“豐產不豐收”的困境。 8月28日,姚王街道東林村葡萄種植基地內,市東林家泰水果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新紅望著滿園葡萄,心情復雜。她介紹,今年陽光玫瑰畝產達到四五千斤,全園總產量預計20萬斤,雖品質良好,但收購價大幅下跌。“往年批發價能到6元左右,今年小販只出價2到3元,連人工成本都難以覆蓋。” 價格跳水的背后,是種植面積的快速擴張和市場的迅速飽和。呂新紅分析,持續高溫導致部分果園出現“燒棚果”,一些果農為減少損失不得不提前采摘并以每斤1元多的低價出售,進一步拉低了整體市場價格。 面對市場變化,不同種植戶采取了不同策略。在古溪鎮尹垛村,種植戶尹有兵通過多元化種植和品質把控應對風險。他種植了醉金香、浪漫紅顏等多個優質品種,并嚴格控制單串葡萄的顆粒數量,同時拓展多元銷售渠道,堅持優質優價。 市場終端的情況同樣反映了這一變化。記者在城區商超看到,“陽光玫瑰”正在以4.99元/斤的價格促銷,而精品水果店則采取分級銷售策略,普通果與優質果價格相差懸殊。一位水果導購表示,該品種價格從6月底上市時的每斤27元多一路下滑,特價促銷時銷量較好。 為幫助果農應對銷售壓力,市供銷合作總社積極組織開展“電商助農”專項行動,組織30余名本土主播深入五大鄉鎮果園產區開展田間直播。7月至8月間,已幫助銷售桃子、梨子、葡萄等水果超過180噸,其中60%通過電商渠道銷往省外。 市場分析專業人士指出,本次“陽光玫瑰”價格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供過于求。相關部門表示,將繼續發揮網絡優勢,開展產地直采、田頭直播等活動,幫助種植戶對接商超與電商平臺,用大數據引導生產、促進流通,推動農產品優質優價,助力農民增收。 專家建議,種植戶應理性看待市場變化,既要提升種植品質,也要拓寬銷售渠道,同時注意多樣化種植,降低市場風險。政府部門應加強市場預警和產業指導,避免盲目擴種導致的供需失衡,促進高效農業健康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