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務局:科學調度 提前預排 筑牢防臺防汛“安全線”
7月30日-31日,臺風“竹節草”給我市帶來明顯的風雨影響,對城市防澇帶來較大考驗。市水務局科學調度,提前預降內河水位,將各水利片水位控制在3米以下,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31日上午,在八圩排澇站,水利站工作人員正在對白蟻危害地段開展滲漏巡查。重點查看背水坡面或坡腳附近地面是否出現管涌、流土、漏洞等險情。 虹橋鎮是我市防汛抗洪主陣地。轄區有通江河道12條,套閘6座,沿江一級排澇站12座、節制涵17座、二級排澇站108座,承擔防汛排澇重要功能。自7月29日啟動防臺風四級響應起,虹橋鎮進入24小時戰備狀態,工作人員每天對15.8公里岸線進行不間斷巡查,排查隱患。虹橋鎮水利站副站長趙一凡告訴記者:“昨天凌晨,我們組織沿江10座涵閘站利用長江低潮窗口期全力搶排,預降內河水位,騰出調蓄空間;同步開展全線巡查,搶抓低潮時機排水,有效降低內澇風險區域水位,為應對后續強降雨奠定基礎。” 在做好閘站排水巡檢的同時,虹橋鎮積極做好防汛物資儲備工作,水泵、土工布、編織袋等防汛應急物資配備齊全,確保隨時調得出、用得上。趙一凡說:“我們實行防汛物資臺賬化動態管理,專人24小時值守,定期檢查維護并及時補充,確保物資性能完好、隨時處于戰備狀態。” 在外環城河北閘站,擋水閘已經升起,泵站閥門保持高水位工作狀態。隨著雨量的增大,內河水位開始快速上漲,東片區最高水位達到3.22米。市城市河道管理所迅速響應,從7月30日中午開始,16個閘站35臺水泵滿負荷運行,向外河排水共計600萬立方米。目前,水位保持平穩狀態,內河水位2.5米左右,外河如泰運河水位3.35米,有效降低了城區河道水位,全力防止城市內澇的發生。市城市河道管理所所長張俊介紹:“我們自7月29日起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閘站設備維護隊全天候待命,提前開機預降內河水位至2.0米。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四大片區協同排澇,目前內河水位安全可控,調蓄空間充足。” 針對臺風“竹節草”帶來的暴雨天氣,市水務部門、市防辦密切關注水情雨情風情變化,提前謀劃、及早應對,通過微信、短信平臺滾動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市民提前做好防范應對工作,同時強化水利工程調度,提前預降內河水位,搶抓長江低潮,全力排水,沿江口門累計排水1600萬方,確保澇水及時外排、調水引流,主城區水系全面可控可調。市水務局副局長、市防辦主任許愛如表示:“全市水位平穩可控,均低于警戒線。當前正嚴陣以待臺風影響,持續加強巡堤查險、風險排查和工程調度,全面落實防御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