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高新區:節能環保產業為基打造“智創新城”高地
走進藍電環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為印尼客戶定制的電除塵設備正在加緊生產,這是公司今年發往印尼的第5套電除塵設備,產品具有凈化效率高、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近年來,藍電環保依托“煙氣除塵與脫硫工程研究中心”,與東南大學等高校共建產學研平臺,并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生產的電除塵產品在全國有色行業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在有色金屬冶煉和化工硫酸等環保細分領域更是達到90%,成功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江蘇藍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新慶介紹,近兩年,產品在市場中的銷售份額持續提高,彌補了國內高溫耐腐蝕型電除塵器批量化生產的技術短板,在環保細分領域有色金屬冶煉和化工硫酸行業市場占有率達到90%。同時按投放市場的電除塵器計算,2024年共為用戶礦粉塵回收近250萬噸、有色金屬綜合回收再利用近30萬噸,價值超100億元。 藍電環保的突圍,正是泰興高新區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從環保裝備企業強勢突圍到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從科創平臺的能級提升,到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業的蓬勃生長,泰興高新區正以“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的強勁勢頭,朝著“專精特新”企業集群和“智創新城”的目標全速邁進。園區堅持“龍頭項目+專精特新”發展方向,重點引入產業鏈“鏈主”企業及上下游配套項目,已形成三大特色集群:以藍電環保、煌燦科技為代表的煙氣、廢氣治理集群;以南極機械、亞太泵閥為代表的水處理集群;以河海給排水、國泰環境為代表的固廢處理集群。2024年,園區節能環保產業開票銷售增長18%。泰興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峰介紹,目前園區正依托中環協、省環保集團等平臺資源,重點引進大氣治理、污水處理等領域的裝備制造項目和“兩業融合”項目,以項目突破助推產業“鏈式集聚”。 在發展集群產業的同時,泰興高新區持續深化“創新特區”和“產城融合樣板區”建設,運營上海離岸創新中心、總部經濟產業園、檢驗檢測產業園3個科創載體。以華傲檢測技術公司為例,該企業落戶檢驗檢測產業園以來,不僅為園區提供環保檢測服務,還通過“一站式”技術支撐反哺產業鏈,形成“檢測—優化—升級”的良性循環。泰興高新區投資項目服務中心主任蔣蕾告訴記者,將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態環境、職業衛生等重點領域需求,靶向招引“小而美”的檢驗檢測項目,持續補強服務能力、擴增服務半徑。同時,支持本土龍頭、骨干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分拆檢驗檢測業務模塊,在產業園衍生科技服務業子項目,力爭將檢驗檢測產業園打造為“立足全市、輻射蘇中”的科技服務示范高地,進一步擦亮“特色名片”。 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泰興高新區正以“全員招商、全面爭先”的奮進姿態,全力沖刺全年工業開票銷售增長8%的目標。“我們將用心謀事、務實干事,全力開展三項行動:‘全員招商’攻堅行動,充實‘負責人+產業顧問+招商人才’專業力量,推行全員全域KPI考核,確保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分別達32個、22個、14個;‘專精特新’企業集群打造行動,制定三年計劃,實施14個專項,梯次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智創新城’名片塑造行動,依托科創特區和產城融合樣板區建設,匯聚創新力量、完善城市形態,讓高新區成為活力涌動的發展熱土。”泰興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蔣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