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抗戰老兵許禮俊——“他們不投降,那就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泰興也有一群抗戰老兵,他們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捍衛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根思鄉興許村抗戰老兵許禮俊的故事。 許禮俊,1929年2月出生,1945年進入蘇中公學(后更名為雪楓軍事大學)學習。先后在部隊中擔任文化教員、部隊報社記者等職務。 首戰沖鋒,毫無畏懼 “他們不投降,那就打。”雖然已經過去80年,但是回憶起人生第一次參加戰斗,許禮俊心情十分激動。1945年,他隨新四軍某部前往蘇中一地接受日軍投降。當時,城內的侵華日軍面對已經戰敗的事實,還在叫囂“不向新四軍部隊投降,只向國民黨部隊投降。”于是,許禮俊所在部隊首長決定,“不投降,就堅決打!” 隨著一聲沖鋒號響,17歲的他和戰友們一同沖了上去。槍炮聲如炸雷般在耳邊轟鳴,子彈嗖嗖地從頭頂飛過。突然,一發炮彈落下,前面的戰友猛地臥倒,他也跟著撲進泥地里。緩過神來后,他顧不上檢查自己是否受傷,站起身繼續沖鋒。最終,他們取得了勝利。 歷經烽火硝煙,永遠堅定保家衛國信念 抗戰勝利后,許禮俊被分配到華東野戰軍某部警衛連擔任文化教員。1949年,許禮俊隨部隊參加了渡江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許禮俊又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 戰火歲月中,他始終懷著“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信念,不懼生死考驗,一次次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放棄轉業安排,26年教學生涯回報家鄉 “家鄉養育了我,我要回報這片土地。”上世紀60年代,許禮俊從部隊轉業。他放棄了原本國家安排的政府機關工作,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將自己深深扎根在泰興這片土地上。 粉筆灰染白了他的鬢角,但那雙握過槍的手在黑板上寫下的每一筆,都像當年在戰壕里刻下的決心書一樣力透紙背。 硝煙散盡,精神永存。抗戰老兵許禮俊用一生踐行初心使命。從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走來,“為祖國、為人民”的誓言早已鐫刻于心。即便脫下戎裝,他依然保持著赤誠本色,將戰場上奮勇拼搏的精神,化作建設家鄉的不竭動力。這位97歲老人的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讓我們向這位抗戰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