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軟服務”增添產業發展“硬動能”
近日,目送著價值3000萬元的膠囊產品裝箱發往歐洲,安若維他藥業泰州有限公司廠房內爆發出陣陣歡呼。“這次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主動服務,幫我們一路‘開綠燈’,讓訂單如期‘出海’!”企業負責人毛紀根一臉興奮。 這份喜悅來之不易。今年年初,安若維他藥業喜獲歐盟客戶膠囊劑藥品委托生產訂單,然而一個關鍵難題橫亙眼前:根據規定,辦理委托加工備案需提交膠囊劑型GMP符合性證明文件,該證明恰恰是安若維他所不具備的。“缺一張膠囊GMP證明,卡住了整個訂單。走常規流程,從申請GMP檢查到獲得證明至少半年,客戶根本等不了。”毛紀根從事藥品生產和經營20余年,這個前所未有的挑戰讓他憂心忡忡。
就在企業焦慮萬分之際,泰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主動上門“問診”。面對難題,服務團隊深入企業調研,提出“突破常規、分類施策”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申請“綠色通道”,在基本資質齊全、部分材料缺失的情況下組織GMP檢查。“我們將急需辦、辦不了的事情告知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實現了加速辦、容缺辦。”毛紀根說,僅用三天時間,企業便通過了泰州檢查分局、審評核查泰州分中心組織的GMP檢查,拿到了膠囊藥品GMP符合性證明文件。5月29日,在拿到歐洲客戶合同當天,企業提交了全部備案材料并順利獲批,首批產品如期啟航,預計全年新增產值3億元。 類似的場景,今年以來在泰州市多家藥企上演。與安若維他“雪中送炭式”服務不同,計劃將創新動物檢測設備推向海外的泰州蕾靈百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服務團隊組織的企業出海專題座談會上,提前獲得目標國家詳實的市場準入細則和法規權威解讀。“這種‘政府搭臺、專家把脈’的前置服務,極大降低了我們的合規成本和試錯風險,讓‘走出去’心里更有底、步伐更穩健。”企業副總經理孫志勇表示。 a 企業滿意的背后,是泰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構建的“問題收集-精準交辦-高效解決”閉環機制。團隊依托“四項跟蹤服務機制”,已累計收集來自康為世紀、瑞科生物等198家企業的243個發展堵點,涵蓋國際認證加速、海外注冊指導、跨境通關便利化等多個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50個問題高效辦結,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度。 高效破局的“泰州速度”和精準滴灌的服務,不斷點燃企業發展信心。“原本只是想解決眼下的訂單交付問題,但服務團隊的專業、擔當和效率,讓我們看到了在泰州長遠發展的巨大潛力。”毛紀根坦言,比這批“出海”訂單更引人注目的,是安若維他藥業1.2億美元追加投資計劃——用于大幅擴增符合歐盟標準的固體制劑產能。這筆真金白銀的投入,成為企業對泰州營商環境投下的最直觀的信任票。 “服務力即生產力。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鏈重構的關鍵時期,誰能為企業高效解決復雜問題,誰就能吸引更多投資。”泰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成員、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指導處(行政許可處)處長王琦說。 “軟服務”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硬動能”。前不久,總投資50億元的修正藥業集團華東研發制造中心項目正式簽約。僅今年5月,泰州市生物醫藥領域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個,當月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各1個,產業集聚效應和投資熱度持續升溫。截至5月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產值209.18億元,為沖刺年度486.4億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生物醫藥產業鏈服務團隊將以刀刃向內的服務革新進一步撬動產業能級躍遷,著力于項目建設跟蹤、調度、服務和難題化解,繼續推進有限合伙企業質押融資試點、泰州港藥品進口口岸增設藥材進口職能驗收、滬泰兩地藥品進口通關一體化等重點事項上爭工作,為打造更具活力、更富韌性的生物醫藥地標產業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