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工業園區:向海而興 “船”速疾馳
高壓吹除、環保型熱處理、光氧活性炭一體機、智能激光切割機等先進設備依次排開,為中國第二艘豪華郵輪定制的產品正加緊生產……6月19日,記者走進城區工業園區的市興隆船舶機械有限公司,企業投入5億元實施的艦船用模塊化智能裝備集成系統技術改造,讓企業在行業競爭中拔得頭籌。 興隆船舶主要生產船用多芯管,長期致力于艦、船用配件的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和工程安裝服務,基本形成了通風系統、多芯管材、救生報警三大業務板塊的生產經營格局。船用多芯管是一種專為船舶環境設計的復合管路系統,主要用于集中輸送液壓油、控制流體或電纜保護。圍繞這一細分領域,興隆船舶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在多芯管方面,在原有1芯、2芯、4芯管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了6芯管,市場競爭力穩步增強,成為國內多芯管領域的“領跑者”,產品配套了我國國產大型郵輪、國產LNG運輸船,在高端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我們企業以‘智改數轉網聯’為契機,實施多芯管車間技術改造項目,多芯管生產更加智能,從電腦端輸入生產指令開始,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自動完成多芯成纜、包塑制繩等環節,生產效率提升了25%左右。”市興隆船舶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平介紹,今年,僅多芯管這一項產值就將達到5000萬元左右。 艦船配套產業是城區工業園區特色產業之一。園區以中船天禾、中船永志、興隆船舶等40多家規上企業為核心,集聚了150多家產業鏈配套企業,形成了特種制冷、環保設備、通風設備、甲板配套設備等產業集群。按照全市高質量發展會議決策部署,城區工業園區科學制定產業鏈發展圖譜,認真研判產業遷移線路,依托產業黨建聯盟、產業促進會、產業研究院等實體,推動艦船配套產業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 在“國船國配”的大潮中,城區工業園區的船配企業紛紛實現彎道超車。例如,聲控環保設備達到了10以上的超高能效比;螺紋磨床主軸跳動精度小于0.5微米;而超薄石英電子布用于高頻高速覆銅板的膨脹系數小于0.5‰。其中,園區內永昇空調主要從事特種空調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產品廣泛用于糧食倉儲、船舶海工、風力發電等領域。在永昇空調公司裝配車間,工人們正在組裝船用中央空調,公司搶抓“國船國配”戰略機遇,相繼開發出四代船用中央空調。“我們接下來主要是在特種精品船,比如說化學品船,特種的一些工程船做一些針對性的產品研發和銷售,為這個行業作更多的貢獻,同時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江蘇永昇空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勇說。 城區工業園區緊盯船舶配套做好“招大引強、攀高附強”文章,與央企中船集團建立常態化的互通交流機制,更廣泛地對接702、704、716等中船系研究所,加速招引其下屬公司、研究院所的轉移產能、科創項目。今年來,城區工業園區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船舶配套和海工裝備相關項目6個,占比超 40%,成功招引總投資20億元的超薄石英電子布項目,實現省重點項目零的突破,產業能級邁上新臺階。城區工業園區管理辦副主任孟嘉表示,下一步,園區將圍繞第三屆“國船國配”大會的籌備和舉辦,持續加強和與中船、中航、中兵、中電科、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國企央企、高校院所的對接聯系,爭取再落戶一批關鍵產業鏈項目,同時,充分發揮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科創平臺的作用,為園區企業搭建直接對話軍工央企和國防高校的橋梁,推進更多高位嫁接、轉型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