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藝術家 幸福不退休——記古溪鎮橫垛社區夕陽紅歌舞隊
在古溪鎮橫垛社區,有一支特殊的文藝隊伍——平均年齡75歲的“夕陽紅”歌舞隊。這支由35位農村老人組成的文藝團隊,用歌聲舞姿演繹著新時代農村老人的精彩生活。 從田間到舞臺:老農民的藝術人生 每周一、三、五下午,橫垛社區的活動室里總會傳出歡快的歌聲。79歲的王美蘭是隊伍里的“老文藝”,年輕時就在鄉文化站宣傳隊演出。“現在條件好了,有音響、話筒,再也不用在田間地頭排練了。”王美蘭笑著說。隊員們自掏腰包購置演出服、頭巾等道具,甚至有人花兩萬元買了專業二胡。 這支隊伍沒有專業指導,全靠兩位79歲的“老宣傳隊員”帶著大家排練。隊長洪桂平介紹:“我們要求很嚴格,下午排練完還要布置‘家庭作業’,讓大家回家繼續練。”隊員們白天干農活、做家務,下午準時來排練,紀律性絲毫不輸年輕人。 退休干部+織布廠老板:愛心助力文藝隊 歌舞隊能走上正軌,離不開幾位熱心人。退休干部顧保國、王達旺帶著新學的二胡技藝加入后,隊伍開始規范管理。織布廠老板看到79歲的父親在隊里拉二胡,主動提供自家廠房作為排練場地,還購置了歌詞架等設備。 “我是部隊轉業干部,看到大家這么熱愛文藝,就主動協助組建管理團隊。”79歲的顧保國說。在他的建議下,隊伍推選出隊長,制定了排練制度,逐漸發展壯大。 副隊長申圣平說:“我們去敬老院演出時三十多度高溫,但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容,什么都值得。”隊伍現有20多個節目,經常到敬老院、莊臺等地公益演出。雖然沒有報酬,但隊員們樂在其中。 橫垛社區黨總支書記沈新文介紹,社區專門設立400平方米的活動室支持歌舞隊發展。他說:“他們用鄉音鄉情宣傳黨的政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力量。” 銀發心向黨: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這支“三無”(無專業演藝、無充足道具、無固定養老保障)隊伍始終堅持傳播正能量。所有節目都歌頌黨、歌唱祖國,拒絕低俗內容。“我們就是要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鄉村振興盡份力。”申圣平說。 如今,這支銀發文藝輕騎兵已成為古溪鎮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用最樸實的方式演繹著新時代農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