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鎮顧莊村“殘疾人之家”奏響新時代助殘協奏曲
|
近日,古溪鎮顧莊村“殘疾人之家”的孫小從心里樂開了花,工作起來更是干勁十足。這位重疾殘疾人逢人便分享自己的喜悅:“最近好多老領導、老同志來采訪,還豎起大拇指夸我,心情別提多舒暢了!” 近期,顧莊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采訪采風人員。日前,由泰興、如皋聯合組成的老干部、老同志團隊也來到村里進行采訪。其中,“殘疾人之家”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收獲了滿滿的點贊。 顧莊村“殘疾人之家”創建于2019年。談及創建初衷,村黨總支書記顧建國感慨地說:“當時就是想著讓村里的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老有所養,能在這兒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多一份收入。”走進“殘疾人之家”,工作臺旁,工人們正專注地忙碌著,他們雖身體有疾,卻都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工作的執著。孫小從就是其中一員,他堅定地說:“出了廠門,別人知道我是殘疾人;但到了工作臺,在我心里,我就是個正常的工人。” 孫小從今年57歲,來自古溪鎮尹垛村東尹四組。出生時,他的雙腿就嚴重畸形,十歲前都靠家人抱在懷里喂食。隨著年齡增長,無人照料的他只能整日坐在床上,后來有了輪椅,才得以稍微自由活動,可坐高不到80公分。他常常感慨:“要不是黨和政府政策好,我哪能活到現在。”如今,他不僅每月能拿到補助金,還能在“殘疾人之家”工作,享受中餐三菜一湯的待遇。 “殘疾人之家”現有20多名工人,古溪鎮尹垛村東尹五組的錢玉紅和31歲的兒子陸友生都在這里生活工作。母子倆都是腦癱患者,每天早上,母親帶著兒子來上班,主要做擰螺絲帽、組裝手工件等簡單工作。錢玉紅無奈地說:“兒子腦子比我差,還貪玩,得時刻帶著他。”即便如此,兒子和其他人拿的手工工資一樣多。在這里,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宛如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殘疾人之家”還有一位大學生成員——王禹玥。這個22歲的姑娘,來自顧莊村錢橋七組,生得細皮嫩肉、面容姣好,卻是個腦癱患者,腦袋一直歪長在脖子上。但身體的缺陷并未阻擋她求學的腳步,她苦讀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最終考上大專。然而,畢業后求職卻屢屢碰壁。就在她感到迷茫時,村黨總支書記顧建國主動找上門:“小禹玥,你先來村里的‘殘疾人之家’,邊干活,我們邊幫你留意合適的工作。”如今,小禹玥在這里已快一年,她開心地說:“我不想走了,這里溫馨和睦,又在家門口。” 顧建國為“殘疾人之家”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常說:“其他事干不成,也得讓他們在這兒有力所能及的事做,能開開心心拿到錢。”每天上班,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殘疾人之家”看看,了解誰沒來、啥情況,然后及時處理。中午下班前,他還會去食堂檢查,確保大家能吃上葷素搭配的三菜一湯。58歲的顧扣生是下肢癱瘓老人,不能久坐,擰不了螺絲,顧建國便安排他每天來吃飯,陪大家聊聊天。顧扣生感動地說:“書記說了,除了本村殘疾人,其他村的只要愿意,都能來,像我這樣的,還能免費吃午飯。” 顧莊村“殘疾人之家”的暖心故事還在繼續。原市計生委主任趙天林表示,將組織市楹聯詩詞協會會員大力宣傳這一感人行動,弘揚正氣。如皋市司法局副局長黃文龍參觀后也表示,將組織如皋的文友及相關村鎮前來觀摩、采風,推動更多“殘疾人之家”在其他鎮村落地生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