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鋪就“黃金路” 本草催開“振興花”——記黃橋鎮揚春村褚揚農場業主褚攀
近日,正值芍藥花盛開,踏入黃橋鎮揚春村褚揚農場芍藥園,那一片片芍藥花叢,仿若進入了一個粉綠交織的童話之境。微風輕拂,芍藥花枝輕顫,像是一群身著霓裳羽衣的仙子,在風中翩翩起舞。那層層疊疊的花瓣,或粉如霞,或白似雪,或紅若火,相互簇擁,交相輝映,似在訴說著千年不變的浪漫與溫柔。 人們看到這個盛開的芍藥花,就想到了她的主人褚攀。按專業,她是一個工程造價師;按條件,她在無錫干消防工程小有所成。雖然在無錫工作二十多年,但她一直不忘父老鄉親,關注家鄉的發展,自己在無錫奮斗的同時,拿錢為家鄉修路,裝路燈!她深諳“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努力為家鄉人民探索一條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六年前,她懷著這份濃濃的鄉情,決然舍棄城市優越生活,孤身從無錫返鄉創業!她嘗試種植蘆筍、百合,最終決定從種植中藥材、從人們健康開始,希望用糧食推動中草藥,以中草藥帶動糧食發展。一年四季,她風里來雨里去,比太陽起得早,比月亮睡得遲。人們對她諷刺者有之,挖苦者有之,勸她打退堂鼓者亦有之。而一次次的失敗并沒有磨滅她的決心和意志,反而使她更磨練了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 誠然,褚攀也知道:隔行如隔山,從工業轉行農業,僅僅靠一股熱情是不夠的,必須盡快掌握農業科技知識,做一個新時代的新農人。這些年,江蘇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她不知跑過多少次。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并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和掌握種植藥材知識,先后種植了丹參、地黃、玄參、決明子、板藍根、蛇床子、桔梗等,并逐漸了解常規中藥材的基本常識和管理知識,還取得黃橋鎮和揚春村兩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經過不懈努力,她的褚揚農場芍藥種植基地成為聞名遐邇的休閑農業觀賞地、黃橋鎮中草藥生產基地。疫情期間,她無償把自己種植的板藍根、金絲皇菊捐贈給該鎮一線環衛工,為家鄉人民健康做出了貢獻!每年五月白芍花期,無數外地游客前來賞花品味,流連忘返。 幾年的艱苦探索和辛勞,終于使褚攀慢慢積累了一些中草藥種植技術,看到了中草藥與糧食融合發展的希望。她成功地把菊花和羊肚菌相結合做成黃橋燒餅餡,既保健又有營養,使黃橋燒餅這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提檔升級,納入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范疇。把自己種植的芍藥、丹參、金絲菊花、決明子、地黃、蒲公英等中醫藥材,做成花茶系列產品,既為當地群眾送來一份健康,也為家鄉致富踏出一條新路。她深知,以中醫藥種植與加工助力鄉村振興,需要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而這種過程并非一蹴而就。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褚攀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她堅定把糧食和中藥材結合起來,正在逐步實施并穩步推進。人們有理由相信:褚攀帶領家鄉人民走出一條致富之路,一定會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