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速度傳遞街巷溫情的“蜂鳥”——記外賣小哥張君
上午9點,早餐店的熱氣還未散去,外賣小哥張君已將第10單餐品裝入保溫箱。這個普通的早晨,正是他五年如一日“與時間賽跑”的縮影。 “從飯點開始基本上就停不下來了,手上最多的時候有五六單的樣子。”張君說道。“每單外賣都是一份責任”,這是張君常說的話。從事外賣工作5年多來,張君始終秉承“服務為先,客戶至上”原則,努力服務好每一位顧客,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好評率。因為有擔當,能吃苦,他從一名騎手成長為一支擁有20多名騎手的團隊隊長,更帶領整個團隊創下了片區最高好評率的紀錄。 “我們的張隊長有很多優點,比如騎手有時候忙單子忙不過來的時候,他會主動幫忙分擔、幫忙配送。尤其是下雨天人少單子多的時候,他會下班以后特意主動協助配送,他是我們很尊重的老隊長。”當提到隊長張君時,騎手于榮華如是說道。 盡管進入這行的門檻不高,但要跑得順、跑得好,并不容易。入行以來,張君快速熟悉了錯綜復雜的道路,自己也不斷總結送單規律,遇到老小區,他不走正門繞遠路,而是直接從后門抄近道;送電梯公寓訂單時,他會提前觀察電梯高峰期,選擇爬樓梯反而更快;連等紅燈的幾十秒,他都要盤算好下一個轉彎的路況。跑單量在團隊名列前茅。 不僅有風一樣的速度,張君還有火一樣的熱情。市民繆輝告訴記者:“這個小哥我已經看見好幾次了,他每次來為人都非常熱情,著裝也非常得體,工作非常的認真,我對他的印象還是蠻好的。” 送餐途中,張君的眼里不只有訂單。去年年底,張君接了一個送藥的加急單,來到顧客小區,他發現顧客家住18樓,當天電梯正在檢修。“本來一開始我和客戶溝通是想放在樓下,等電梯修好了他自己下來拿,但是客戶說他頭痛乏力、身體不適,急需藥品,所以我當時就直接給送上去了,也沒想那么多,之后客戶說了很多感謝的話,瞬間給我很大的鼓勵,也感到很溫暖。”張君笑著說道。 一輛電動車、一部手機、一個送餐箱,是張君的標配。一年四季,不論嚴寒酷暑,張君都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只為讓顧客能第一時間吃上熱騰騰的美味佳肴。當張君把每一單送到客戶手上的時候,客戶的每一次微笑、每一聲感謝,都會帶給張君巨大的成就感,客戶的滿意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在城市中,無數個像張君這樣的“蜂鳥”振翅不停。他們穿梭于樓宇之間,用速度傳遞三餐溫暖,用堅守注解職業尊嚴,更用平凡的善意編織城市最溫暖的脈絡。當我們接過熱氣騰騰的餐盒時,看見的不僅是一位騎手的身影,更是在風雨中前行的最美勞動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