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反哺報春暉 祖宅煥新澤鄉鄰——記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陳小元
2025-04-25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陳小元在納米醫學與分子影像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享譽全球。他原籍我市珊瑚鎮周岱村,作為一位國際科學家,他未曾忘記自己的根,深扎在故鄉的土地上。前不久,他做出了一項感人舉措,決定自費修繕周岱村祖宅,并無償提供給村集體,作為村民們的公共文化休閑空間。 陳小元教授在外漂泊近30年,對故鄉仍然牽掛在心,對他而言,最值得珍藏的記憶就在童年。小時候,因為上學交通不便,他曾經落入水中,但是因為鄉親的熱心救助,他安然無恙,還提前進入學堂。他回憶道:“溺水獲救后,我因驚嚇過度而怕水。父母忙于農活無法看護,便將我安置在教室旁聽。老師破例允許我免費就讀三年,未交學費和課本費。因成績優異保持升學,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11年教育,15歲考入大學。” 父母的教育、老師的教導、鄉親的幫助、自己的努力,讓陳小元在兒時立下大志,認真學習,渴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童年經歷是人生財富,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塑造了終身認知基底。旅居海外近30年,其中在美國25年、新加坡5年。近年愈發思鄉,愿以華人身份為祖國貢獻專業能力——這既是文化根脈的覺醒,也是生命價值的回歸。”他感慨地說道。 從艱苦求學的貧困少年,到如今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國際科學家,陳小元對家鄉充滿感恩,并決定通過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地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陳小元表示:“鄉村振興需務實行動,建議以公益基金為支點逐步構建惠民生態:打造多功能公共空間,比如少兒教育區+長者活動中心;設立長效激勵機制,比如老人免費午餐、學生獎助學金。通過代際關懷培育鄉土認同,讓每一份切實的奉獻都轉化為村民可感知的幸福增量,使年輕一代在反哺家鄉中收獲尊嚴與歸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