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護新蕊 實踐礪青禾——30萬人次青少年在“立體課堂”破繭成長
春日的暖陽下,在位于黃橋鎮(zhèn)祁巷村的泰州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內(nèi),涌動著蓬勃朝氣。作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這里通過“勞動教育+”特色課程體系,將安全實訓、科技探索與生活實踐有機融合,年均接待量超30萬人次,成為青少年成長成才的“立體教科書”。 “三二一,聚力!”日前,在泰州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星空營地的草坪上,來自市襟江小學教育集團澄江分校的學生們,以班為單位進行動力圈游戲,只見他們手握動力繩圍成同心圓,隨著口令節(jié)奏起伏如浪,在“平地起浪”“眾擎易舉"等協(xié)作挑戰(zhàn)中錘煉團隊默契。澄江分校學生季旻萱告訴記者:“只要大家節(jié)奏一致,再難的目標也能輕松完成,我覺得這就是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 據(jù)了解,參加本次綜合實踐的學生約1500名,分別來自市襟江小學教育集團襟江、澄江、城南分校,均為三年級的青少年。在三天兩夜的沉浸式課程中,學生們將經(jīng)歷“智慧逃生”模擬艙的濃煙突圍、陶藝工坊的指尖塑形、“校車應急逃生”實景演練等生存技能培訓,更在“荒野掘金”地質(zhì)探索、“皮皮龍”體能競技等特色項目中收獲成長。襟江分校學生徐蔡蔡說:“我喜歡這次祁巷村的實踐活動,我最喜歡做陶藝,雖然陶藝會把手弄臟,但看到一個嶄新的茶壺在我手中顯現(xiàn),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 基地創(chuàng)新引入家校共育機制,每日由10余名家長代表組成的監(jiān)督小組深入實踐一線。他們既見證孩子在“搬石頭過河”游戲中的策略協(xié)作,也在野炊區(qū)觀摩學生自主完成四菜一湯的烹飪挑戰(zhàn)。學生家長白宇峰介紹:“孩子們在活動中展現(xiàn)出快樂、團結(jié)與勇敢。基地精心策劃豐富的活動,提供多樣餐飲、安全出行及整潔住宿,細致周全的安排彰顯責任擔當,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當書本知識躍出紙面,當安全教育化作實景,當勞動教育回歸生活,近年來,基地不斷梳理現(xiàn)有資源,先后建成消防館、交通館、科技館、生命安全館等館區(qū),圍繞科技、趣味、實用等要求,開發(fā)了100多個研學實踐項目,滿足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實踐教育需求,為新時代青少年成長搭建起立體化育人空間。市襟江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黃敬統(tǒng)表示:“孩子們從教室走向?qū)嵺`大課堂,基地通過實踐性強、空間廣闊的特色課程,教授膳食知識、集體生活規(guī)則及獨立意識,補充學校與家庭教育之外的成長經(jīng)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