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鎮:多元特色種植,促進村集體與農戶雙增收
2025-04-18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日前,記者前往宣堡鎮北森莊村興森果樹農業合作社,工人們在羊肚菌種植大棚內鏟土堆壘,重新壓緊棚膜。此前,大風致使大棚受損,田地土壤裸露,低溫凍害與水分流失讓菌絲生長受到損傷。得知情況后,村里迅速組織農業能手前往田間,指導修補或更換棚膜、遮陽網及棉氈,全力降低天氣對羊肚菌生產的不利影響。 興森果樹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明華向記者透露:“羊肚菌對生長溫度要求嚴苛,最佳生長期溫度在8至16度。上月降溫與本月大風影響了生長,我們正積極施救,重新覆膜、澆水,力求保證羊肚菌產量。” 興森果樹農業合作社是村里的集體產業。去年底,村里流轉10畝土地用于光伏大棚種植,試種了珍稀食用菌羊肚菌。經過嘗試摸索,目前第一批羊肚菌即將收獲,為村集體帶來一定收益。 “這批羊肚菌預計約一個月后可以采摘,能為村集體增收3至5萬元。”北森莊村農業主任徐晨偉告訴記者。 在宣堡鎮紀溝村建東農業有限公司,連片的萵筍長勢喜人,田間綠意盎然。工人們忙著采摘、裝袋,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業主張廣勝于 2018 年來到泰興,承包了145畝撂荒地進行分季蔬菜栽培種植。冬末春初種萵筍,春季收獲后,再分批種植毛豆、圓生菜,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實現一地多用、一地三熟,讓土地成為“增效田”。當前萵筍每日出貨量達15至16噸,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 張廣勝介紹:“我們主要向盒馬鮮生等超市、上海海底撈、西餐廳供貨,也供應加工廠。眼下萵筍生長溫度適宜,產量可達六七千斤,畝產效益四五千元,還算不錯。” 今年以來,宣堡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三堡村種植甜玉米、蕎麥,銀杏村種植菊花等特色農產品,郭寨、北森、聯新、崇頭 4 個村試點種植羊肚菌等珍稀菌類。這不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戶雙增收,農業產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