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形成人人慈善、時時慈善、處處慈善的良好社會風尚——市委書記、市長劉文榮在市慈善總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上的講話(摘要)
|
同志們: 慈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慈善工作在泰州慈善總會的指導下,在澤民會長以及三屆理事會的領導下,準確把握泰興市情,因地制宜開展慈善募集活動,精準靶向開展項目救助,全市慈善資金總量在全省有地位,項目品牌在全省有影響,慈善工作成果在社會上,特別在施助對象心目中有地位、有口碑,整體工作在全省和泰州市多次獲表彰和授獎,創新項目被省慈善總會寫成調研報告在全省推廣,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認可,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新時代賦予慈善工作新的職責和使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作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改革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江蘇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這些都為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希望全市慈善系統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共同富裕這一目標,堅定政治方向,找準目標定位,切實發揮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興新實踐貢獻慈善力量。 強化擔當、凝聚共識,切實把好慈善方向 慈善事業是扶貧濟困、積德行善的崇高事業。新一屆慈善總會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履職,不斷開創泰興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對慈善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與黨和政府同心同德、同向發力,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要扎實聚焦工作重點。心系廣大群眾衣食冷暖,關注政府實施救助后生活仍然有困難的低收入群體,關注政府救助體系尚未覆蓋或者是暫不符合政府救助條件的困難群體,關注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群體,實現慈善事業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和功能互補。要積極引領文明風尚。綜合運用各類媒介,常態化開展慈善宣傳,動員更多企業和個人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不斷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形成人人慈善、時時慈善、處處慈善的良好社會風尚。 創新思路、優化舉措,積極匯聚慈善資源 募集善款是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礎。新一屆慈善總會要著眼延伸慈善的影響力、傳播力和感染力,與相關部門單位一道,齊心協力、多措并舉,不斷厚植善的土壤、激活善的活力。要拓展募捐渠道。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探索“慈善+互聯網”“慈善+金融”等模式,以及冠名捐贈、定向捐贈等方式,推動募捐渠道多樣化。要完善激勵措施。加大對慈善捐贈者、慈善從業者的政策支持和精神鼓勵,對做出突出貢獻、社會影響較大的慈善組織、慈善項目、慈善企業、慈善人物等給予表彰和激勵,樹立對慈善事業的社會認同和社會尊崇。要凝聚工作合力。慈善事業是全社會的事業,慈善工作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鄉鎮街道、機關各相關部門、各類社會組織要心懷“國之大者”“市之要事”,自覺把慈善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積極主動支持慈善事業,在工作推進、慈善資源整合、慈善品牌打造等方面,給予重視和支持,真正把慈善事業作為民生之本抓牢抓實。各企業單位也要加大對慈善事業的支持力度,整體性匯聚慈善資源,一體化構建慈善工作機制,融合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制度、提升能力,努力建樹慈善形象 慈善總會是各級慈善組織的標桿。新一屆慈善總會要自覺踐行“慈善為民”宗旨,不斷建強現代慈善組織,以高質量的自身建設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要加強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始終帶著愛心和責任心投身慈善事業,充滿干事激情,發揚奉獻精神,真心幫助困難群眾,努力做到為民愛民、廉潔奉公,以自身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強能力建設。強化對慈善組織運作模式、慈善項目組織實施的研究,加大對慈善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把握規律、遵循規律、運用規律,不斷提升慈善組織專業化程度。要加強制度建設。堅持陽光、透明、誠信原則,制定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強化對慈善項目實施過程的跟蹤反饋,嚴格資金管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不斷增強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 同志們,慈心為民,善舉濟世。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慈善事業發展。我們堅信,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引領,有泰州市民政部門和慈善總會的指導幫助,有新一屆總會班子的勤奮努力,有全市廣大愛心人士的共同參與,我市的慈善事業發展一定會行穩致遠,一定能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泰興現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