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也是情緒病,國際護胃日特別提醒——青壯年需警惕“胃老先衰”
2025-04-11
瀏覽次數:
大中小
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胃痛等胃部健康問題已成為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且年輕化趨勢加劇。專家提示,護胃需趁早,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預防胃部疾病的發生。 日前,記者在市中醫院消化內科了解到,隨著季節變化,胃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常見癥狀主要有飯后飽脹、噯氣、反酸、食欲不振。33歲的曹洪德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告訴記者:“上周末的時候,我開始出現腹部脹氣、胃痛癥狀,然后整個人無法正常躺下休息。周一上午的時候,我無法正常站立,下午就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檢查。” 在醫生的建議下,曹洪德選擇住院治療,目前恢復良好。據了解:胃是開放器官,飲食不規律、壓力大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胃部功能性疾病。其中,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胃部疾病,就診率高達60%,且23至34歲慢性胃炎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市中醫院主治中醫師陸碩蕾介紹:“現在,一些年輕人熱衷于熬夜減肥,不吃早飯。這類人群容易出現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十二指潰瘍等疾病。建議大家早睡早起,在進食的時候盡量不要吃得太快太少,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個習慣非常重要,還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涼。” 除此之外,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也會導致胃腸道黏膜損傷,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胃病也是情緒病。針對生活中常見的胃部不適,市民可通過運動、改變生活習慣等方式調理脾胃。陸碩蕾表示:“腹痛、反酸、燒心、噯氣,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只要胃部不舒服,如果超過兩天不能緩解,建議做胃鏡檢查。長期胃病不治療的話,容易引起胃萎縮,引起腸化,這是癌前病變,這種情況就很難逆轉了,所以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