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感染防線30余載 用情詮釋“大醫精誠”——記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楊建功
在醫療領域的版圖中,感染性疾病科宛如一座隱秘而關鍵的堡壘,抵御著各類病原體的侵襲。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楊建功深耕感染性疾病防控30多年,憑借精湛醫術、敬業精神與深厚人文關懷,成為守護大眾健康的中流砥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動人篇章。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文,公布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名單,楊建功成為我市唯一當選的醫務人員。 精進醫術,攻克疑難病癥 感染性疾病猶如復雜拼圖,病種繁雜、病情多變,考驗著每一位從業者。楊建功深刻明白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將業余時間充分利用,沉浸于國內外海量專業文獻之中,追蹤行業前沿研究與治療進展。積極參與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與同行思維碰撞,汲取多元經驗。 在日常臨床工作中,他將專業積累發揮得淋漓盡致。70多歲的慢性肝炎患者老李長期在楊建功門診就診,多年來他們也儼然處成了朋友。一次門診取藥時,楊建功意外發現是老李的老婆前來取藥。細心的他發現了異樣,便詢問老李為何未來。后據了解,近年來,老李因為骨質疏松,先后多次出現骨折,不得不在家臥床康復。一般人以為是年紀大了骨質疏松才導致骨折,但他認真查看相關資料后認為可能是長期服用某種保肝藥所致。在對其用藥進行及時調整后,老李慢慢實現了從坐輪椅到借助器械行走、再到獨立行走的蛻變,整個人生迎來了嶄新變化。 在感染性疾病防控中,楊建功還積極推動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針對復雜感染病例,聯合內科、外科、影像科等多科室專家,共同會診探討。通過整合各方專業優勢,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科學的治療方案,大幅提升了疑難病癥的治愈率。 創新技術,提升診療水平 提到肺結核,一般人都會產生天然的恐懼。而作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醫生,接觸治療肺結核患者僅是工作常態,而從醫多年的楊建功更是養成了一雙“慧眼”,由他申報的課題“CA125測定對活動性結核的診斷”能及時發現并篩選出肺結核患者,不僅有效治療肺結核病,還讓其對他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一位3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在化療后出現兩肺彌漫性病灶,初步診斷是白血病出現的肺轉移癥狀。楊建功會診后,經過查看患者癥狀和檢查報告,懷疑是肺結核,建議做“CA125”測定。隨后的檢測證明了他的判斷,并在后期治療方案加上了抗結核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的肺結核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在病區的廣泛傳染。 人文關懷,溫暖患者心田 感染科多數患者是慢性病,需常年治病,且費用高。日常診療中,他深知患者不但要承受疾病的痛苦,還要負擔經濟的壓力,因此總懷著一顆“醫者仁心”,在給予患者臨床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極大的人文關懷。做一個“講良心”的醫生,是他工作的座右銘。 幾年前,一名患者以前一直使用的治療藥物價格很貴,而醫院新進的另外一種療效相似藥物價格較為便宜。向患者主動介紹后,他反而不信任便宜藥物的質量及療效,在楊建功反復說明下才同意先“試用”。患者治療3個月后復查,各項指標均正常。患者非常開心,拉著楊建功的手連連稱贊:“楊主任,你是個有良心的醫生,讓我們患者享受到了國家提供價廉物美藥物的好政策!” 楊建功的先進事跡,在醫院及行業內贏得廣泛贊譽,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楷模。但面對榮譽,他總是謙遜地表示:“我只是履行了一名醫生的本職,患者康復就是對我最大的褒獎。”他說,他將繼續扎根感染性疾病防治一線,以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為大眾健康保駕護航,續寫更多溫暖人心的醫者傳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