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銀擔”合作 “貸”動鄉村振興
前不久,走進位于分界鎮的泰興市寶莆蔬菜專業合作社內,排著長隊的村民們將在田間地頭采收的菜臺有序稱重,只見他們個個干勁十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我們合作社擴大了收購品種和收購規模。哪知道,這規模上去了,會這么忙。”市寶莆蔬菜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丁中明告訴記者,其實合作社要不要擴大規模,在當初由于資金難題讓大家產生了不少反對意見,但江蘇農擔公司泰興分公司的“及時雨”讓他們堅定了擴大規模的信心。 “了解到我們的需求后,江蘇農擔公司泰興分公司深入調研,詳細了解我們的經營狀況、項目規劃及資金需求,量身定制融資擔保方案。”丁中明說,由于向銀行貸款需要抵押物,而合作社沒有抵押物,多虧了農擔公司免費擔保。錢很快落實到位,現在收購量一天幾百噸,充分帶動了當地老百姓增收。 鄉村全面振興,產業是立身之本,金融是破局之鑰。在涉農產業發展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始終是一個備受困擾的問題,如何發揮政策性擔保作用、推動財政金融協力支農成為了破題的關鍵。2022年11月,江蘇農擔泰興分公司成立,創新構建“政府搭臺、銀行發力、農擔護航”協同機制,撬動銀行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貸,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 無論是老百姓的致富夢想,還是田間地頭的特色產業,都需要金融“活水”的潤澤。在順河農業發展公司,數字化智能化蛋鴨籠養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這個項目總投資1.1億元。剛開始籌建時,企業多方籌措資金,但仍有資金缺口。農擔公司開展“政銀擔”服務農村金融活動,給企業送來了“及時雨”。“農擔公司為我們協調了1800萬元資金,讓我們的新項目能很快建設。”江蘇順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庚說。 如今,在泰興大地,一場以農業信貸擔保為核心的金融改革正悄然改變著鄉村面貌。從返鄉創業的“新農人”到深耕沃土的“老把式”,從傳統種植到全產業鏈升級,江蘇農擔泰興分公司持續推進“政銀擔企”對接會和農擔服務“零距離”活動,通過面對面方式將農擔政策和服務送到涉農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手中,提高農擔政策知曉率和普惠率。 為讓金融活水直達“田間地頭”,農擔公司還創新特色服務,根據泰興本地情況,因地制宜推出“蟹易貸”“農機貸”“銀擔供”等特色擔保產品,惠及近1400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我們農擔公司累計擔保已經達到13.4億元,目前在保的有5.02億元。今年我們將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鄉村振興。”江蘇農擔泰興分公司總經理張志軍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