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返鄉筑路興業 政策搭臺引企強村——廣陵鎮探索民企深度參與鄉村振興路徑
當前,民營經濟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迎來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廣陵鎮充分調動鄉鎮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促進民營企業帶動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向鄉村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日前,在廣陵鎮禪師村,傳統民俗禪師廟會熱鬧開場,道路兩旁擠滿了擺攤的商戶和來自周邊鄉鎮的趕集村民。以前這條路路寬只有3米,有時候廟會的小攤甚至會被擠到田里。禪師村黨總支副書記黃峰告訴記者:“我們村里的兩個企業家主動投資了幾十萬元錢,把這個路全部擴成5米寬,現在這個廟會,人家擺攤都方便了,來趕集的人走路也非常方便,大家都比較滿意。” 江蘇欣鑫聯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壽平是禪師村人,也是這次牽頭修路和主要投資的企業家能人,他自己原本從事建筑生意,在得知家鄉需要修路,他主動與鄉鎮、村對接,專門為這條村道操刀設計,個人累計投入了30多萬元。陳壽平介紹:“一直以來,我們企業高度踐行社會責任,帶動家鄉勞動力就業達到50多人,去年上繳稅收超100萬元。同時,與泰州綠園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強強聯合,打造完成廣陵鎮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為本地的菜農解決蔬菜冷藏和儲運難的問題,我們還將發揮建筑企業獨特優勢,繼續圍繞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要致富先修路,有了一條寬敞平直的進出村道路,村里的農產品就能順暢地流通,有效解決了農產品生產運輸問題,促進了群眾創業致富的積極性,為激發鄉村產業發展活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增加群眾收入搭建了“快車道”。黃峰說:“以前,大卡車進出是非常困難的,要進貨、出貨的話,全部要用小車駁到南邊的橋那邊,現在這個路造好了,大車可以隨便進進出出,大貨車可以一步到位了。” 廣大鄉鎮企業家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業和農村有著天然的情結。廣陵鎮抓住能人的“鄉土情結”,談感情、話發展、招投資、引項目,積極打造“到廣陵辦事靈”營商環境。在江蘇嘉祿嘉鋒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新一批訂單正在趕制,這個班組里80%的工人都是本地村民。近年來,廣陵鎮重點打造“緯一產業園”項目,不少蘇州、上海等地的精密制造企業看中了產業園現有的資源前來投資興業,外來企業的設備、技術、訂單能夠實現拎包入駐、無縫對接,但產業亟需技術工人從何而來?廣陵鎮通過梳理企業用工需求,一方面挖掘有技術的村民,另一方面,加強政策補貼,支持企業對新招錄的村民開展技術培訓,定期組織企業間技術交流。本地村民經過技術培訓后,轉換身份直接上崗,既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又幫助村民實現就業,實現雙贏。廣陵鎮商會副會長、江蘇嘉祿嘉鋒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寶華表示:“在廣陵鎮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我們商會將鼓勵引導更多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中,發揮民營企業優勢,在土特產延鏈補鏈、促進鄉村就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們還將進一步協調優化鄉村資源配置,解決民營企業進村難的問題,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