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生態城市“高顏值” 提升綠色城市“好氣質”
陽春三月,香榭湖公園空氣清新、樹木蔥綠、鳥語花香,是市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湖畔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在風中搖曳生姿,路邊灌木叢也煥發著勃勃生機,嫩綠的枝葉在陽光下閃爍著生命的光澤。不少市民徜徉在和煦的春風中,悠閑地享受時光。 朱愛華是公園的常客,每天在這里散步讓她覺得心情舒暢,幸福感大大提升。她告訴記者:“原先這里都亂糟糟的,現在兩邊的綠化好了,環境也好,我們早上來散步,晚上也過來散步,還可以打牌、聊天,可以跳跳舞。” 香榭湖公園位于城南片區,總面積約775畝,綠化覆蓋面積374畝。近年來,不斷完善綠化更新工作,在園內新增銀杏、香樟、楓香等高大喬木,同時搭配梅花、櫻花、桂花、臘梅等灌木,已成為我市的“休閑港灣”及“生態綠肺”。同時,公園環湖區域設置了3000米的騎行和步行系統以及觀湖平臺、都市水岸、景觀濕地等主題景觀,滿足了居民日常休閑娛樂。市民周明珠說:“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很多花,有荷花、桃花、梨花等等,讓人心情舒暢。”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打造生態城市、綠色城市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綠化發展理念,全面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滿足市民“出門見園、開窗見綠”的美好愿望。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袁昊介紹:“泰興本身是水文化比較豐富的一個城市,所以我們很多的公園綠帶都是依水而建,香榭湖水面面積達到了20萬平方米,是我們城區最大的水面公園,公園的植物多樣性、生態多樣性,包括一些水鳥,是獨一無二的。” 近年來,我市圍繞“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打造了一大批口袋公園、街旁綠地。真正讓綠色融入市民生活。羌溪河城市公園引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巧妙地把體育健身場和生態園林環境融為一體,公園內設有羽毛球場、籃球場、網球場,以及兒童和中老年人休閑娛樂場所,滿足不同年齡人群健身鍛煉需求。市民周曉云告訴記者:“這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到這邊來散步,綠化、跑道都很好,人走在上面也很舒服。” 我市積極以公園綠化為重點、道路綠化為骨架、城郊綠化為依托,構建“點線面”相融合的綠化格局,建成了龍河灣公園、香榭湖公園、東郊森林公園等8個大型市民公園。為提升城市綠化景觀檔次,我市重塑公園內部水系,實施龍河灣公園補綠工程,新增多品種桃樹、李樹。同時,對張岳游園、消防主題公園等11處節點綠地實施改造,全面修繕園內的古廊亭、園路、棧橋、亮化等設施,提升綠化景觀效果,彰顯我市“雙水潤城、活水繞城,水文一體、水綠相映”的城市特色。市民韋芊宇說:“現在公園的環境特別好,春天來了,鳥語花香,我喜歡周末的時候帶著孩子放風箏、野餐,大人小孩都能得到身心的放松。” 綠化是城市的外衣,生態是城市的底色。至目前,我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2.8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47平方米,現有各類公共綠地總面積約900萬平方米。2025年,我市將以有機更新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實施羌溪河兩側、如泰運河南側等4個綠化改造提升項目,完成羌溪河、眾安港水系亮化,加快推動健身步道全貫通、亮化照明全覆蓋、綠地綠帶全到位,持續提“雙水雙河”品質,打造綠色、幸福、宜居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