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領導來我市調研政法工作
3月5日下午,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小兵來我市調研政法工作。我市市委書記、市長劉文榮,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建武陪同參與調研。 河失鎮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中成果斐然,其創新打造“共同理、大家評”綜合解紛工作法,成功入選全國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并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張小兵走進河失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詳細了解“共同理、大家評”綜合解紛工作法發展歷程、典型案例以及工作成效,還實地查看了融合法庭、警網融合、調處工作室的建設與使用情況。他指出,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更多資源、服務與管理向基層下沉,健全政法力量、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持續擴充調解力量,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一線,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在市社區矯正中心,張小兵查看了綜合大廳、宣告室、心理咨詢室、教育培訓室、監控指揮中心等功能區域,了解智慧矯正、信息化監管、教育幫扶等工作的開展狀況。他要求,要充分認識社區矯正工作在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創新社區矯正工作的方式方法,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對矯正對象教育幫扶,助力他們更好地回歸社會,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為深入踐行新時代 “楓橋經驗”,我市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形成了“市級主建、條塊主解、村居主調、網格主排查發現”的立體式大調解工作體系。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張小兵實地了解中心接待窗口、調解組織、品牌工作室等方面的建設情況。他表示,矛調中心是政府與群眾緊密聯系的橋梁紐帶,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與抓手,要進一步匯聚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建強工作隊伍,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身邊,實現群眾訴求的“一站式”解決,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