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 我市積極應對保障農業生產
近日,寒潮攜大風大雨登場,氣溫持續走低。為應對本次寒潮降溫天氣,連日來,我市各村居迅速行動,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和“菜籃子”供應穩定。 在分界鎮七賢村,種植大戶們忙著檢查大棚內藥芹的長勢。為應對寒潮,他們采取了拉防風繩、多層覆膜等措施,確保大棚溫度適宜,藥芹能夠正常生長。據市鑫宇恒蔬家庭農場的業主呂忠明介紹,一旦溫度降低,藥芹就會停止生長。因此,他們及時對大棚進行了修繕,并加上了二層的棚膜,以保障藥芹的生產速度。此外,他還種植了豇豆、生菜等其他蔬菜,總面積達200畝,其中藥芹每畝產量可達八千到一萬斤,豇豆每畝產量也在七八千斤左右。 在寒潮到來之前,一些村居提前預警,通過微信群、廣播等多種渠道及時向農戶發布預警信息和防范措施,確保信息能夠傳達到每一戶農戶。同時,村干部們也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指導農戶加固大棚,防止設施受損,并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工作,確保信息暢通。一旦發生災情,他們能夠第一時間收集核實并上報災情信息。 為使農作物、設施農業等不受寒潮大風降雨天氣影響,張橋鎮西橋村、薛莊村村干部劉晶、羅玉林表示,他們迅速行動,積極組織村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指導種植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確保農業生產平穩有序。 此外,隨著我市開春后春種春耕進度較快,小麥也即將進入大面積返青階段,但這個階段的小麥抗寒能力較弱,此次寒潮大風可能會對小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應對這種“靠天吃飯”的風險,一部分種植大戶未雨綢繆,早早地購買了政策性農業保險。 市老龍河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英杰表示,他們合作社在去年11月份就已給5800多畝田購買了農業保險,每畝保費為6元。這份保險為他們的春耕備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我市各村居和種植大戶們通過積極應對寒潮天氣,采取多項措施全力保障農業生產,為全市的農業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