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個大抓” 跑出“勇當排頭”泰興速度
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抓在關鍵處、踩在點子上,才能干出效率、干出成效。 “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非凡、責任重大。2月5日,泰州市召開的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工作推進會;2月6日我市召開的聚力“三個大抓”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相繼發出了加快發展的“最強音”,吹響了大干快干的“集結號”。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全市上下要聚焦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產業發展這個重中之重、項目建設這個頭版頭條,拿出“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全力以赴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掀起比學趕超的熱潮,為泰興勇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泰興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大抓經濟,是致力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所在。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大抓經濟,要力爭經濟總量爭先進位,聚焦“逐鹿蘇中”,要持續發力、加快趕超;聚焦“泰州首位”,要進一步拉開身位、擴大差距,離“標兵”更近,讓“追兵”更遠。要確保綜合考核第一位次,各板塊、各部門都要樹立“得第一是本分、得第二是例外”的強者心態,以“抓大不放小、條條快進步”的姿態,跑出“勇當排頭”的泰興速度。要緊跟市場主體需求,聚焦堵點難點落實改革攻堅措施,加快升級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拓展“一照多址”改革適用范圍,加強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持續擦亮“泰省心”政務服務品牌。要持續加大鼓勵激勵創新創業,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匯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大抓產業,是推進創新轉型發展的著力所在。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與命脈,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決定了其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競爭力。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今天,必須把創新轉型作為最大的發展任務,深入落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要求,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以“123”特色產業為切入點,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要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持續做好“特”的文章、擴大“量”的規模、補齊“質”的短板,提質發展特色產業,加快上云用數賦智,積極搶占未來賽道。特別要搶抓新一輪產業變革機遇,奮力拓展集成電路材料、綠色智能船舶、合成生物等細分領域,搶灘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集群。同時,要全力推動產創融合發展,堅持產業鏈和創新鏈“雙向融合”,建強用好創新平臺,加力培育創新主體,持續營造創新生態,以創新動能提升產業勢能。 大抓項目,是推動“勇當排頭、跨越趕超”的重要支撐。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好項目促進大轉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大抓項目,就是要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頭號工程”,強化項目為王導向,堅持全域統籌抓項目、緊盯高地抓項目、內外并舉抓項目、嚴督實考抓項目,不僅要在“體量、數量、質量”上奪第一,更要在“高端、高新、高效”上走在前,以項目的堅實支撐保障整體的爭先進位。要優化招商格局,著力構建“全域、全員”招商新格局,全力營造大抓項目、共抓發展的濃厚氛圍;要提升項目質效,緊扣優勢產業“強鏈條”、新興產業“育鏈主”、未來產業“抓鏈源”,統籌招引一批“大而強”和“小而美”的優質項目,更好牽引、助推產業轉型提質、高質量發展;要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優化幫辦代辦服務,大力推行容缺預審和承諾審批制度,讓“多證齊發”“樁基先行”“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在“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主旋律下,一個個重大項目,將如一顆顆破土而出的種子,孕育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希望。一個個特色產業,也將像一株株蓄力拔節的秧苗,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煥新而發,向陽而生。人勤春來早,拼搏正當時。讓我們保持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千方百計謀項目,全力以赴抓產業,不斷開創泰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腳踏實地朝著“逐鹿蘇中勇當排頭、跨江爭雄奮力趕超”目標追求闊步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