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管關鍵期,我市60余萬畝小麥靜待好“豐”景
“你看這個已經在分蘗了,一心兩葉的情況下,它開始往外出了,只要天氣一轉暖,它馬上就滿田長。”日前,在延令街道三陽村,村網格員符榮軍蹲在小麥田里跟種植大戶交流小麥春季管理的相關技術。符榮軍自己經營著約800畝的大田,對于農作物種植有著豐富的經驗。去年,由于各種原因,三陽村的小麥播種時間整體推遲,導致出苗期延長,出苗率也有所下降。再加上冬季干旱少雨,對麥苗的生長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盡管如此,符榮軍并沒有放松對自家田塊的管理。這段時間,這位“土專家”不僅關注著自己家的田塊,也在時刻巡看村里的灌溉設施,及時將破損點位整理上報,為小麥春灌窨水做足準備。 立春后氣溫逐步回升,小麥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是落實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田間地頭,既有種植大戶“土專家”技術示范帶動,也有專業農技人員查苗情,解難題。各地根據實際田情,采取多種管理措施,確保小麥安全返青起身,靜待夏季好“豐”景。 田管不等人,我市很多種田大戶都是連云港、鹽城、安徽、山東等地的,基本要過了正月半才能回泰興,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農技專家團,分赴各鎮查看苗情,把“麥”問診,現場指導冬小麥越冬田間管理技術和措施,并幫助協調本地大戶在開展田管的同時,幫助外地大戶順帶完成,確保不誤農時。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糧作站副站長欒書榮提醒:“對于苗小苗弱、莖蘗數低于每畝32萬的田塊,應迅速施用返青肥,每畝施用尿素量控制在5至7.5公斤之間。而對于生長狀況正常的田塊,則需嚴格控制返青肥的施用,僅可在邊緣地帶少量施用尿素以改善黃墑現象。對于早播早發、生育進程快、群體較大的田塊,應采取鎮壓或化學調控措施。在小麥拔節前,需根據苗情長勢進行適度的鎮壓,鎮壓強度需依苗情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在露水較多、土壤過濕或有霜凍的天氣條件下,不宜進行鎮壓。除了鎮壓措施外,還可以采用化學調控方法。每畝可使用矮壯豐90克或15%多效唑粉劑40至50克,兌水30至40公斤后均勻噴霧。在噴霧過程中,需確保不重復噴灑、不遺漏噴灑。” 據了解,今年我市的60余萬畝冬小麥正在陸續返青出苗,整體長勢良好。眼下,市鎮兩級正在積極開展指導,根據氣溫變化因地制宜加強田間管理,為小麥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