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向“綠”而興,拓展美麗泰興“新內涵”——四論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
從鄉村的“最美庭院”,到城區各大森林公園,再到沿河綠道,無論鄉村還是城區,綠美在這片熱土演繹成滿眼春色。這是泰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泰興所帶來的新圖景。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前不久召開的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確定了“逐鹿蘇中勇當排頭、跨江爭雄奮力趕超”的目標定位,明確了“向‘新’而興、向‘江’而興、向‘綠’而興、向‘敢’而興”的發展路徑。聚力向“綠”而興,就是要把綠色低碳作為最亮的發展底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綠色發展再提速,拓展美麗泰興“新內涵”,讓“綠色”成為發展點睛之筆,讓“美麗”增色添彩幸福。 聚力向“綠”而興,拓展美麗泰興“新內涵”,先要守護好“綠水青山”。泰興以長江為脈,24余公里岸線賦予泰興水鄉綠意,綠色是其鮮明標簽。要打造好具有沿江特色的綠色發展標桿城市,首先要以長江大保護為統攬,在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這是泰興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的。我們要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嚴格抓好督察交辦問題整改,扎實推進“清潔城市”行動,全面完成長江、淮河流域排口整治,加快“無廢城市”“無廢園區”建設,守牢生態安全底線。要完善開發園區、工業集聚區環境功能設施,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建設,著力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要高標準推進天星洲生態島試驗區建設,持續加強長江大保護,強化沿江生態濕地、生態廊道管護,加快推進長江岸線治理修復與產業轉型綜合開發(EOD)項目建設,提升生態涵養,優化安全格局,堅決守護好泰興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 聚力向“綠”而興,拓展美麗泰興“新內涵”,要培育好“金山銀山”。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要以綠色發展支撐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以發展“含綠量”提升產業“含金量”,助力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要用“環境友好”與“資源節約”兩把尺子丈量,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要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理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做好“生態+”“綠色+”文章。要把綠水青山的“看點”變成增收富民的“賣點”,不斷做強現代農業,煥新鄉村環境,拓寬強村路徑,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經濟,賦予生態要素新的功能、新的價值。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讓我們架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橋梁,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奮力繪就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水人城和諧共處的秀美畫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的美麗泰興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