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厚植協商民主文化 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日前,在市總工會集體協商指導室,市總工會舉辦集體協商業務技能交流會。通過交流,提高基層工會負責人協商業務水平。 近年來,市總工會把協商作為提升工作成效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抓手,作為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充分聚合工會平臺作用和政協委員特長優勢,大力推動協商文化與企業文化、職工文化相融合,創新打造了“泰工惠”協商文化品牌。至目前,“泰工惠”已實現全市20個行業、19個區域全覆蓋,惠及近10萬名職工。 “我們堅持區域覆蓋行業、行業覆蓋企業,在協商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九步工作法’,在為企業員工爭取更多權益、不斷化解內部矛盾的同時,有效激發企業職工創新創造創優的主動性、積極性,形成了職企雙贏的和諧局面。”市政協常委、市總工會副主席肖艷表示。 一年來,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培育、活化、創新協商民主文化,推動協商民主實踐在我市城鄉蓬勃發展,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日前,在河失鎮河頭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社區邀請黨員代表、網格員、群眾代表、六會代表圍繞社區內破損道路管護開展協商,社區充分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長效管護措施。“我們群眾有什么想法,社區就把我們大家召集起來,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求得問題的解決。”河失鎮河頭社區居民陳豐恒表示。 為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市政協河失履職小組把協商作為凝聚共識、化解矛盾、促進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全鎮積極開展“共同理、大家評”工作方式,初步形成了“和為貴”協商民主文化品牌,有效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市政協加強“專委會-界別-示范點”聯系指導,開展“界別履職小組-協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點”結對共建,新打造了市總工會“泰工惠”、河失鎮“和為貴”等協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點。持續擦亮“共抓大保護”“助力老區振興”主題協商品牌,圍繞泰興經濟開發區水污染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情況開展協商,走訪視察供水保障和水源地保護工作,為守護長江生態安全協商建言。 市政協深入開展“訪界別群眾聚發展合力”界別協商、“履職為民助發展”民生專題協商等議事月活動,累計開展各類協商議事活動152場次,形成51個典型案例,實現聯系一界、團結一片、引領一方的“乘數”效應。 記者感言: 協商民主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式,更是一種文化理念。它強調平等、尊重、包容和合作,讓每一個聲音都有被聽見的機會,讓每一個意見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這種文化理念的深入推廣和實踐,不僅有效化解了基層社會治理中的諸多難題,更激發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市政協在推動協商民主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不斷創新協商方式,拓寬協商渠道,豐富協商內容。通過加強“專委會-界別-示范點”聯系指導,開展結對共建等活動,市政協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協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點,為全市協商民主文化的繁榮發展樹立了標桿,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