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造血增收組合拳 拓寬強村富民新路
近日,張橋鎮西橋軋輥廠生產車間內,數架車床高速運轉,工人們正在趕制一批發往印度、俄羅斯的食品機械用軋輥。西橋軋輥廠是張橋鎮西橋村村集體所有制企業,主要生產船舶、糧食、飼料等機械配件,產品遠銷10多個國家。目前生產訂單已經排到明年3月,年產值超3500萬元,預計貢獻村集體收入150-200萬元,還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對我們年齡大的人來說,在廠里既能照顧到家里,年底還能分到紅利,幸福指數還是很高的。”提到廠內福利和對村民的幫助,在廠里工作30多年的工人印加青笑著說道。 除了發展工業生產和進出口貿易,西橋村還采取“村社合一”組織模式,由西橋工貿集團公司托底,組織村內黨員成立西橋苗木經濟合作社。社內從村民手中流轉了千畝閑置銀杏林,套種柿子、紅葉石楠、金森女貞、海桐等經濟觀光作物,同時與省農林院、林科院合作,建成以碧根果、多肉、彩色油菜為主要品種的立體種植園,群眾每畝享受近5000元的分紅。 西橋村種植戶劉晶告訴記者:“為響應村里的號召,我在村里面先后建立了多肉種植園、番茄種植園、梨園,還有一系列果蔬產業,這些產業不僅增加了村民的就業,還累計為村里帶來每年十幾萬元左右的收入。” 張橋鎮西橋村黨委書記袁衛東表示:“下一步,西橋村將堅持整體規劃、產業聯創、連片打造,通過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村辦企業,擦亮軋輥系列老字號產品品牌,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樣板區。” 高質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東聯村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環境,大力發展物業租賃經濟,對村集體2處廠房“騰籠換鳳”進行高標準改造,招引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帶動村民就近就業。 目前,市瑞興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搬遷,該公司主要生產木制包裝,企業正式運行投產后,每年可以增加4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收入。市瑞興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靜波對搬遷非常滿意:“大小車進出很方便,裝卸貨也很安全,廠房里的消防設施都很完善,對我們照顧很周到,我們有什么需求就馬上整改,我們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張橋鎮東聯村黨總支書記陳忠武表示:“下一步我們會在盤活租賃經濟的基礎上,繼續盤活周邊村里的閑置勞動力,同時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并提高村民收入。” 張橋鎮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牢牢牽住產業“牛鼻子”,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帶來更多創業、就業機會,提升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實現全年經營性總收入1540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5個、200萬元以上的村3個,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達8%。 |

